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關注個人地理信息安全:微博發(fā)圖或泄露所在地
提升對個人地理信息的自我保護意識
“使用定位服務,,個人信息很容易泄露,,但好多APP都需要共享個人位置才能使用,,真是沒轍!”“沒有定位服務,,網約車不能打,、共享單車不能騎,太不方便了,,就算被知道位置也沒啥好擔心的,。”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對于個人地理信息泄露風險,,不同用戶的重視程度可謂參差不齊。
“準備安裝某音樂APP,,它卻非要我授予地理位置的權限,。”大學生小段對此十分不解,,但為了更好地享受服務,,小段最終進行了授權。
現(xiàn)實中,,不少用戶在下載并運行一些APP時,,都被要求授予獲取位置信息等權限,否則好多功能將受限制,。
“根據地理位置信息,,法律規(guī)定應遵循必要原則,即信息收集與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直接關聯(lián),。就個人地理位置信息而言,,如打車軟件、地圖導航等確有收集的必要,,但像音視頻播放器,、閱讀軟件等,,就沒有這個必要性了?!壁w占領認為,。
據趙占領觀察,當前各種APP種類繁多,、魚龍混雜,,甚至出現(xiàn)一些以收集用戶地理信息為主要目的的APP,但不少用戶卻不夠關注其中的個人地理信息泄露問題,,更多從功能和用戶體驗角度上去考慮,,從而不自覺忽略了其中的授權風險,有的甚至主動將權限開放給運營商,,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趙占領建議,,應注意APP功能與獲取權限間的關聯(lián)性,,切莫隨意授權,導致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在多位專家看來,,用戶應提升風險意識和保護觀念,從自身把好個人地理信息安全保護的第一關,。例如,,當下不少用戶都習慣將手機作為“移動坐標”,在社交媒體上“走到哪,,曬到哪”,,對此專家建議,鑒于很多社交媒體的開放性,,用戶更應謹慎小心,、盡量避免提供精確的位置信息;此外,,在連入一些公共網絡(如公共WiFi)的時候,,也需要格外注意防范風險,不要輕易使用LBS服務,,以免個人地理信息泄露并被惡意利用,。
編輯:梁霄
關鍵詞:個人 地理 信息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