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拍賣時刻拍賣時刻
乾隆宮廷御制竹根雕仿青銅鼎2415萬元成交
2017年6月8日晚,北京東正2017年春拍“乾坤薈萃—旦暮清供”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舉槌。本場共40件精品上拍,,其中,清乾隆宮廷御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以咨詢價上拍,,800萬元起拍,2100萬元落槌,,加傭金2415萬元成交,。
清乾隆宮廷御制竹根雕仿青銅饕餮紋獸足鼎 竹雕 高20cm
清初至乾?。?644—1795)劃為竹刻的清前期,,竹雕十分發(fā)達,竹刻藝人繼承了明代的刻法,,同時又有不少創(chuàng)新,。乾隆朝,內(nèi)廷搜集所藏青銅器,,編成《西清四鑒》等譜錄類圖書,,擬古之風大盛。造辦處遂創(chuàng)仿青銅器竹雕,,尤以竹根制品為精,。此類仿古器往往細節(jié)畢肖,總體上看卻并不逼真,,而多在一件器物上雜糅各個時代的典型器型及紋飾,。
乾隆對竹刻制品的態(tài)度可以歸結(jié)為:他雖把竹刻看做乘興消遣之物,但又與其他藝術(shù)品區(qū)別對待,,認為它與翰墨相關(guān),,象征著文人之操守。竹雕本是汗青之材,,裁為案幾之上的陳設(shè)器,,雖為玩賞,猶得近文字而生雅意,。乾隆一朝諸項技藝臻于完備,,對竹材的處理加工也毫不例外,無論選料,、防蛀,、防裂,、打磨等工藝流程,皆十分成熟,。如本品之特殊的竹根處理方式,,從色澤及皮殼到材質(zhì)本身與故宮博物院所藏竹根雕仿古器如出一轍。本品之器型為清宮留存竹雕中的特殊類型,,以竹根為原料,,以商周青銅彝器等古代器物為原型,一取其型,,二取其飾,,加以巧妙融匯,成為嚴謹規(guī)整又不失新意的仿古佳器,。
此鼎鼎蓋這種以紅木為護口,,鑲嵌各式爐頂?shù)难b飾風格,于清宮舊藏之中多有體現(xiàn),,如本品嵌飾的元代寶鴨穿蓮白玉爐頂,,也與乾隆皇帝古器為之新用的理念相吻合。除本品竹根雕鑲嵌白玉爐頂外,,亦有象牙,、犀角等材質(zhì)仿古器鑲嵌珊瑚等例。而本品之造型及紋飾于清宮舊藏皆有同源,,其細膩的云雷紋裝飾與獸足頗具張力的風格,,可參見故宮博物院藏竹雕仿古雙立耳三足小鼎。而有趣的是,,故宮博物院所藏這批竹根雕仿古彝器,,諸型皆備,唯此類鼎不見蹤影,,加之此鼎的工藝與裝飾手法乃至材質(zhì)及皮殼圓熟程度皆與此一批竹雕仿古器相同,,應(yīng)確為清宮舊藏無疑。此器保存完好,,可見歷代主人之愛重,,信珍玩也。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乾隆宮廷御制竹根雕 青銅 宮廷 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