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木刻版蒙古文藏文古籍珍品展開幕
5月9日,由遼寧省阜新市政協(xié),、民族文化宮聯(lián)合主辦的“墨香遺珍——北京木刻版蒙古文藏文古籍珍品展”在民族文化宮開幕,。
展覽展出了阜新市政協(xié)文史館館藏蒙藏文古籍文獻60余部,,其中不少是孤本或流傳稀少,、具有重要版本價值的珍貴典籍,,還有阜新地方文化,、人文景觀,、方志,、民俗方面的圖書近70冊,。
北京木刻版蒙古文藏文古籍珍品展今日亮相。
北京是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隨著元大都的建立,,成為蒙古族人才較集中的地區(qū)之一。元皇慶元年(1312),,在北京白塔寺木刻刊行的蒙古文古籍《入菩提行經(jīng)注釋》被認為是蒙古人出版的第一本書,。北京藏文、蒙古文木刻本對少數(shù)民族圖書發(fā)展事業(yè)起到很大作用,。
遼寧省阜新市政協(xié)文史館收藏蒙古文,、藏文、滿文,、錫伯文,、漢文等古籍2300余冊件,均來自首任館長海生春的個人收藏,。開幕式上,,海春生將40部蒙古文、藏文古籍文獻捐贈給中國民族圖書館,。他在10余年間,,搶救性地收藏與保護了滿、蒙古,、藏等少數(shù)民族文物2000余件,,并自籌資金在阜新市成立了蒙藏佛教文化博物館,近年來向全國各科研院所捐贈藏品達1600余件,。
藏學專家陳慶英表示,,此次海春生捐贈給中國民族圖書館藏文、蒙古文古籍文獻,,涉及醫(yī)藥,、文學、歷法,、宗教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歷史研究價值,。
該展覽是繼2016年舉辦的“古今藏文重要文獻特展”,、“蒙古族古今重要文獻特展”后的第三個“少數(shù)民族重要文獻系列展”。展覽持續(xù)至今年5月30日,,展覽期間免費開放,。
編輯:楊嵐
關鍵詞:北京木刻版 蒙古文 藏文 古籍 古籍珍品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