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從普通焊工到大國工匠的“人生逆襲”
新華社記者郎秋紅,、鄒聲文
他,是一名焊工,。身著灰色工裝,,置身電焊工友之中,可謂“泯然眾人”,。
他,,是一位大師。只要拿起焊槍,,就像藝術家一樣揮灑自如,,完成機械手都無法做到的高難度工藝——
兩年前的今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為他頒發(fā)全國勞模榮譽證書,;
堅守焊接崗位30年,,奮力攻克高鐵領域的技術難關15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20多項,,被尊稱為“工人院士”,;
雖是職高畢業(yè),卻能在車間和講堂之間自如切換,,今年3月更是被破格晉升為正高級職稱,,實現從焊工到教授的人生蛻變;
以工人的身份,,領取與高管相當的數十萬元年薪,,全公司都覺得理所當然……
他,就是李萬君,,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制造中心焊接工人,、中國高鐵制造領域一位深孚眾望的大國工匠。
不熄的焊花,,照亮人生之路
問李萬君,,從職高生到全國勞模、大國工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他說:“一個人無論做什么,只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精一行,,人生一定會出彩?!?/p>
30年來,,李萬君一直待在一個地方:焊接車間;只做一件事:電焊,。
1987年,,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yè),高高興興到長春客車廠上班,,但第一天就傻眼了:破舊的車間終日陰暗,,刺耳的電焊聲此起彼伏,嗆人的煙味四處彌漫,,新發(fā)的工裝很快被焊花燒得千瘡百孔……
不到一年時間,,同班分來的28個同學走了25個。
李萬君也想換一個輕巧干凈的工種,,央求父親幫著想辦法,。曾連續(xù)7年被評為工廠勞模的父親說:“啥活都得有人干,,啥活干精了都會有出息?!?/p>
半是無奈,半是聽話,,李萬君只有堅持下去,。
李萬君有個特點,玩啥都要玩精,。小時候玩彈弓,、彈玻璃球,在伙伴中是第一,;現在當焊工,,他也不想成個“半吊子”。
當時,,李萬君的月工資是23元,,工作是焊好100個普通列車的水箱。他虛心向幾位老師傅請教,,沉下心仔細鉆研怎么能焊得更結實,。父親也專門找來一些廢鐵刨好,供他練習電焊,。
從此,,李萬君就把自己“焊”在了車間里:每天中午,大家都在午休,,他卻在獨自琢磨,;下班后,大家回家了,,他仍蹲在車間練個不停,。別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自愿焊接120個……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很快,李萬君就鋒芒初露:入廠不到一年,,車間比武奪冠,;不久,全廠比武勇奪第二,,并漲了半級工資……
雖是電焊,,也學無止境。練習時沒有料,,李萬君就自己到處撿廢鐵,;把本廠名師拜了個遍,,還向其他廠的師傅學。
他學藝有多癡迷,?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特別精致的焊件,就捧著挨個兒問是誰焊的,,想跟人家學,。一位老師傅笑著告訴他,這個就是李萬君自己焊的,,焊完丟在垃圾箱里,,老師傅覺得可惜,就撿回來供大伙兒學習……
憑著這股鉆研勁兒,,李萬君很快掌握了手弧焊,、MAG焊、TIG焊等多種焊接方法,,平焊,、立焊、橫焊,、仰焊等各式焊姿樣樣精通,,并獲得6項國際焊工資格證書……
入廠10年后,李萬君第一次代表長客參加長春市技能大賽,。在中國知名老工業(yè)基地舉辦的這個比賽,,可謂高手云集。名不見經傳的李萬君,,暗自憋著一股勁兒,。比賽結束,所有人評價最高的三個焊件,,居然出自同一位選手——李萬君,,最年輕的他勇摘桂冠。
隨后,,他又接連多次代表長客參加全市焊工大賽,,都拿第一,創(chuàng)造新紀錄,。幾年后,,他更拿下了中國技能最高獎——中華技能大獎,成為人們眼里的“工人院士”,。
李萬君的技術有多牛,?他能在20米外,憑聲音聽出電流大小,、電壓強弱,,焊縫寬窄,、焊接質量。
“要是李萬君都干不了的活兒,,那只能改設計了,。”說起李萬君的技術,,工友們既是服氣,,又是自豪。
編輯:梁霄
關鍵詞:普通焊工 大國工匠 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