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網(wǎng)紅”吉他少年:我不是天才 99.999%是練出來的
大多數(shù)時候,,他無言以對,。
不過,只要涉及對指彈本身的質疑,,他會解釋,,甚至反擊,。
2016年12月,他翻彈Tommy Emmanuel的曲子Tall Fiddler,。因為曲子難度大,,很多網(wǎng)友質疑“不通過后期加速處理,根本無法完成”,。
為了證明自己,,他把家里的鬧鐘擺在屏幕前,重新錄了一遍作為回應,。
視頻里,,劉嘉卓大多時候低頭彈琴,很少與觀眾交流,,但現(xiàn)實中,,他擁有旺盛的表演欲,。
“家里不管來什么人,他都要問問人家聽不聽他彈琴,?!奔词故鞘账娰M、衛(wèi)生費的工作人員來了,,他也會跑過去問:“阿姨,,你想聽我彈琴嗎?”
他無比享受造訪者的夸獎,。相當長的時間里,,他的聽眾只有父母兩人。為了幫助兒子進步,,劉曉龍大多數(shù)時候是批評者——“我總想,,我多找出一個錯誤,他將來站到別人面前時,,就能更出色,。”
走紅之后,,董路微博邀請他到北京參加直播的私信,,擊中了一個極度渴望被傾聽的少年。他幾乎是迫不及待撥通了董路留下的電話——“那時候就相信去北京,,那里有更多懂音樂的伙伴,。”
到北京的第二天,,當他走進金牌音樂制作人譚伊哲的工作室,,兩人默契合奏時,劉嘉卓覺得“特別開心”——他想了很久,,似乎是某種無法形容的感受,,又說了一遍,“就是特別開心,,他對指彈和我的理解都很深,。”
“吉他像一個把手,,握著它不孤單”
像所有趕來親眼目睹“吉他天才”的觀眾一樣,,劉嘉卓也剛剛開始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
12歲的他最遠只到過蘭州,。一次是去參加比賽,,一次是去機場接董路。
手里的吉他像為他插上了翅膀,。最近一周,,他連續(xù)坐了3次飛機——從蘭州到北京,,從北京到凱里,又飛回北京,。
在凱里,,他為高亞麟執(zhí)導的電影錄制了片頭和片尾曲,。原本說好只錄片頭,,“跟高叔叔聊得很投緣,就把片尾曲也一起錄了,?!?/p>
凱里是他到過的第一個南方城市,“濕潤”,,到處都長著他在白銀“從來都沒見過的樹”,。
新生活在從多個角度重塑對音樂抱有理想的劉嘉卓。
4月6日晚,,在上董路的吉他直播前,,照顧他生活的一位叔叔特意提醒他:“多抬頭,多互動”,。
這是多位音樂人給他的建議之一,。“習慣低著頭,,對頸椎不好,;抬起頭,,更舒展,、表現(xiàn)性更強……”在之前的演奏視頻里,他更喜歡低頭彈琴,,投入時,,下巴甚至貼上吉他面板。
“有時候錄的視頻像為了完成作業(yè),,像個耕地的黃牛,。”董路說,,現(xiàn)在會放松微笑的少年更能打動人,。
直播的最后,董路說,,希望通過專業(yè)的學習,,能幫劉嘉卓完成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改變。他說,,喜歡吉他的人越來越多,,吉他就像一個把手,,握著它就像握著世界,不孤單,。
對劉嘉卓來說,,吉他就是他的全部。
編輯:梁霄
關鍵詞:吉他 少年 天才 網(wǎng)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