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共享單車沖擊修車攤 老攤主:從人家等我到我等人家
最近半年,,在廣安門內(nèi)大街西磚胡同北口旁擺攤修車的許合森挺不開心,。他的修車小攤已經(jīng)在這里擺了25年,,在汽車日益普及,、地鐵日益發(fā)達的城市發(fā)展中,,盡管修車生意漸少,,但他始終堅持著這個小生意,。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許合森的生意越來越差,,時常半天時間無一人來修車,,這已讓他萌生退意。兩廣路多家修車攤的攤主都有類似的感受,。
整個下午沒什么生意
許合森被附近街坊們稱作老許,,生于1960年。從1992年起,,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在路邊擺攤修車,,逐漸變成了專業(yè)的修車個體戶,還曾開過幾年自行車鋪,。他的修車攤位于廣安門內(nèi)大街路南的一個過街天橋下,,路邊擺放著兩個鐵皮柜子,里面分別裝著修車工具和配鑰匙的機器,,臨近街邊的柵欄上,,掛著幾臺投幣式充電機,,給來往的電動自行車充電用。
下午時分他就坐在鐵柜旁,,拿起玻璃大缸子喝著水,,不時與身邊街坊們聊聊天,或是站起身來走到輔路上看看過往的自行車,。整個下午的時間北京晚報記者與他聊起修車的經(jīng)歷,,只遇到了兩個人前來修車,其中一人推著略有異響的電動自行車,,經(jīng)檢查車并無大礙,,只是減震器發(fā)出聲音;另一個小伙子前來更換閘線,,老許幾分鐘做完了這幾塊錢的生意,。此外還有一個在附近經(jīng)營飯館的中年男子,找老許借角磨機改造炒勺,,“有錢你就給兩塊,,沒錢就算啦?!?/p>
倒是路邊柵欄上掛著的投幣式充電器,,時常有人來使用。騎電動車的人向老許更換1塊錢鋼镚,,三個小時之內(nèi)有七八個人來充電,。“它現(xiàn)在是我的主要生意,,每天充電的不下20人次?!崩显S還從幾米外的家里拉出來一根電線,,方便自帶充電器的車主使用。
“忙,?已經(jīng)很久沒有忙起來啦,。”老許說,。
從人家等我到我等人家
“修車的生意,,一直到2009年我覺得都不錯,起早貪黑每個月能掙幾千塊錢,,但之后就差了,。”老許說,。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時候,,他每天早早起床出攤,,都會有修車人等候在路邊?!艾F(xiàn)在掉過兒了,,我坐等生意?!?/p>
“我們上學怕遲到,,所以騎共享單車挺好的?!币幻T車學生回復(fù)稱,,不少同學每天必騎共享單車,若遇到故障,,無需修理,,只要放在路邊即可。學生們一般對上學路線比較了解,,總能找到下一輛替代車,。
在老許看來,“自行車王國”逐漸發(fā)生了改變,,地鐵線修通人們改變出行方式,、汽車普及之后開車人增多、北京疏散人口附近老平房區(qū)拆遷,,這些原因綜合起來,,讓修車的生意逐漸下滑。
直到半年前共享單車尚未普及,,“修車的生意好歹能支撐我的生活,,每個月修車還能有一兩千塊錢的收入?!比缃窆蚕韱诬囇劭粗嗥饋?,“有時候整個下午到晚上都沒人來修車,修車的收入已經(jīng)很難計算,,也就是過去的三分之一,。”
他也聞聽有傳言說,,一些共享單車公司將修車業(yè)務(wù)承包給路邊修車小攤,,但這樣的好事并沒落在他頭上。而且,,“沒有顧客推著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來修理,只有極個別的時候,,有人來打個氣或是調(diào)整下座椅,?!比绱诵I(yè)務(wù)每次不過是幾毛錢的收入。
下午4點,,北京晚報記者在老許攤位前,、廣安門內(nèi)大街南側(cè)輔路觀察了十多分鐘。從他攤位前經(jīng)過的各種自行車一共200輛,,其中電動自行車95輛,,共享單車59輛,普通自行車46輛,。一些背著書包放學的孩子,,也三五成群地騎著共享單車經(jīng)過。
老攤主改配鑰匙和修鞋
下午3點,,老許準時騎上了自己的電動小三輪,,他承接了附近一家居民接孩子的業(yè)務(wù),每天兩趟從不遠處的一個小區(qū)將孩子接送至牛街附近一家小學,。這段時間里,,他會叫妻子出來為他看攤,“反正也沒什么生意,?!?/p>
攤位上配鑰匙的工具,是老許2000年添置的,,因為不時有路人詢問這項業(yè)務(wù),。此外他攤位的鐵柜上,還多了一臺修鞋的機器,,“幾天前才買來的,,加上一些用具配件,一共投資了2000塊錢,?!崩显S坦言,修鞋的手藝還在慢慢摸索中,,“給我一年時間,我就能把這攤兒撐起來,?!?/p>
修車需要花錢囤配件,他自己也年近60歲,,身體不好,,因此他已在考慮未來停止修車的生意?!罢f實話,,如果不是守家?guī)У?,我現(xiàn)在就不修車啦?!迸滂€匙,、修鞋的生意對體力要求不那么高,是他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北京晚報記者在廣安門內(nèi)大街至廣安門外大街路邊詢問了多個修車攤,,攤主們無一例外地感受到了共享單車對修車行業(yè)的沖擊,其中最“樂觀”的說法是生意下降了一半,。有攤主說,,他普通自行車零配件的銷售量下降了整整一半。無論是北京攤主還是外地攤主,,都談道,,隨時可能“撤了”。
另一位攤主許克才稱,,確實有同行曾經(jīng)與共享單車或下屬公司接洽過,,對方打算聘用為公司的修車工,“但聽說,,工資并不算高,,也就是兩千塊錢。對于我們外地人來說,,這些錢不夠在北京生活,。”
“不修車也算社會的進步”
許合森生在河北滄州,,自從上世紀80年代來到北京打工,,娶了北京的妻子之后,就一直居住在廣安門內(nèi)大街附近,。他的攤位距離家里不過是幾米遠,。1999年,他所在的建筑公司改革,,他很慶幸在提前幾年就已經(jīng)悄悄做起了修車的小生意,。
后來臨街的小房還曾經(jīng)用來開過一陣自行車鋪,并且2003年非典時期,,“街上公交車都空了,,人們擔心傳染,所以都來買自行車騎,。那一年所有自行車鋪都掙錢啦,,我也掙了點兒錢?!边@家鋪子在后來整治中,,砌在一堵圍墻之外,,與大街隔開,因此他又變回了修車人,。
由于妻子,、孩子都有殘疾,自己也有胃病常年吃藥,,他回憶起這些年的生活,,只有開店那些年手頭寬余一些。如今他會算計,,攤位上的充電業(yè)務(wù)夠每個月的水電費,,零七八碎的修理業(yè)務(wù)用來貼補藥費,家里人的低保金收入則用在日常吃喝上,?!安坏貌贿@么細的算計啊?!?/p>
老許認為自己也好學上進,。當年不僅從一個氣筒子、幾件破工具支撐起了修車攤,,電動車興起的時候,,他也認真琢磨了相關(guān)的維修業(yè)務(wù),“一開始給人家修壞了電路板,,還賠過人家錢,。之后我買了光盤,在家看片學修電動車,。但現(xiàn)在的顧客更喜歡到專賣店修車,,所以我們掙不到什么錢?!?/p>
自己的生活不寬裕,,收入在減少,不得不謀求“轉(zhuǎn)型”卻又不知道是否能成功,,但老許看來,,這一切卻都是“好事兒”,因為開上小汽車讓人們遠離風吹日曬之苦,,騎共享單車也避免修車的麻煩,,“社會在發(fā)展嘛,別把眼光總放在自己身上,,如果修車這個行當消失了,,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p>
本報記者 張碩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共享單車 修車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