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臺“立法院”降低“公投”門檻 島內擔憂綠營搞“變相統(tǒng)獨”
【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臺“立法院”已完成“公投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的初審,,盡管“領土主權”和“兩岸政治談判”并未納入“公投”范圍,,但修正案大幅降低“公投”提案及聯(lián)署的門檻,。對此,,有島內輿論擔心明年恐成“臺灣公投年”。臺灣《旺報》20日評論稱,,大降“公投”門檻,,未來是否觸及兩岸議題,進而成為沖擊兩岸關系的“黑天鵝”,,民進黨不可不慎,。對此,國臺辦發(fā)言人安峰山20日回應說,,大陸堅決反對以所謂“立法”“修法”等方式進行“臺獨”活動,,或為“臺獨”打開方便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20日報道,,“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5日初審通過“公投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允許參加“公投”的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將全臺性“公投”主管機關定為“中央選舉委員會”;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1/4,,即為通過,。盡管“領土主權”和“兩岸政治談判”并未納入“公投”范圍,但被視為近乎不可能任務的“雙二一門檻”(投票人數(shù)超過選舉人數(shù)1/2、同意票超過投票人數(shù)1/2)已廢除,。
民進黨“立委”郭正亮19日撰文稱,,大幅降低門檻的“公投法”,即將打開民粹動員的潘多拉魔盒,,由于“公投”可行性大幅提高,,只要“公投法”完成修法,明年勢將成為“臺灣公投年”,。郭正亮分析說,,“公投”將成為在野勢力擴大民意動員的超級武器。對國民黨來說,,最可能發(fā)動的“公投”提案是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以特朗普的強勢作風,一旦“反瘦肉精美豬”成為臺灣“公投”提案,,臺美關系恐將陷入空前危機,。
至于更重大的“公投”挑戰(zhàn),郭正亮認為,,是來自“獨派”的“改國歌”提案,,很可能沖擊早已岌岌可危的兩岸關系。郭正亮認為,,“改國歌公投”并未直接變更“國號”或“領土主權”,,但仍可視為進一步“去中國化”的標志。一旦“獨派”發(fā)動“改國歌公投”聯(lián)署,,郭正亮警告說,,必將立刻觸動兩岸的最敏感神經(jīng),北京必做出激烈反應,,對想要“穩(wěn)住兩岸現(xiàn)狀,,優(yōu)先改善內政”的蔡英文當局來說,勢將成為空前挑戰(zhàn),。
郭正亮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親綠的《自由時報》20日刊登的一篇評論印證了“獨派”的蠢蠢欲動。這篇以“更改國號公投,,取代統(tǒng)獨公投”為題的文章稱,,即使“公投法”千辛萬苦修正后,“統(tǒng)獨公投”的舉行,,仍會面臨來自中國大陸,、美國等外界和臺灣泛藍的巨大阻力。也許退而求其次,,采取“更改國號公投”,,取代尖銳的“統(tǒng)獨公投”,,只討論是否修改名稱,卻不碰觸是否“獨立”,,會是較務實面的抉擇,。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廖國棟認為,不管是“國歌”“國旗”或“憲法層次的領土議題”,,國民黨過去以來都反對碰觸,,“這絕對會影響兩岸關系”,若真發(fā)生,,“你當家卻鬧事,,跟我們沒有關系”。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表示,,這次修法,,民進黨強行刪除“領土變更”等議題,“神主牌都可以丟掉”,,讓民眾看清楚“民進黨是玩假的”,。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臺灣以議會民主的“間接民權”為主,、“公投”的“直接民權”為輔,,與瑞士的直接民權為主不同,因此臺灣本來的“公投”門檻較為嚴格,。門檻一旦大降,,可能造成彼此位階混亂,“要聽公投的,,還是聽議會的,?”張亞中說,以美豬議題為例,,可能影響對外關系;若是“國歌”議題,,涉及的則是認同問題,后者很難要少數(shù)去服從多數(shù),,“需要不斷去講理,、溝通,要是一下子就拉到公投,,就會造成社會分歧,,也會失去審議式民主的運作空間”。島內學者李允杰認為,,這次修法擬大幅下修提案,、聯(lián)署過關門檻,可能會讓有心人士出于政治目的操作“公投”,,刻意挑動議題,,引發(fā)社會不安,、浪費社會成本,。他建議,,“立法院”在二讀及三讀時,要針對“公投”提案及聯(lián)署門檻再思考,,勿讓臺灣陷入動亂,。
針對“公投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初審通過,國臺辦發(fā)言人安峰山20日回應媒體詢問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包括以所謂立法,、修法的方式,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或為‘臺獨’分裂活動打開方便之門,。”
廈門大學臺研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在接受島內媒體采訪時表示,,“公投法”門檻下修是出于“獨派”的政治考慮,,尤其兩岸溝通聯(lián)系機制管道中斷,北京對“公投法”修法動態(tài)高度關注,。陳先才表示,,最后三讀通過的“公投法”版本是否納入“國號及領土主權”仍是未知數(shù),一旦通過,,蔡英文所提兩岸“維持現(xiàn)狀”恐將被推翻,。就算按初審版本內容執(zhí)行,臺灣社會也必將大亂,,各式流于民粹的話題勢必被炒作,,雖涉及“國號和領土議題”被排除,但對“獨派”而言,,已具一定政治操作空間,,借煽動民粹逐步推動“法理臺獨”。
清華大學臺研院副院長巫永平認為,,從近期英國脫歐公投案例看來,,公投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反而會激起更多民粹,,導致無法挽回的結果;兩岸議題若訴諸“公投”,,不分大小,皆具一定危險性,。面對可能到來的民粹主義,,蔡英文須理性應對,必要時得出手制止,,否則兩岸不僅無法維持現(xiàn)狀,,還將激起更多對立與矛盾,。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臺灣 立法院 公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