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zhàn)爭硝煙戰(zhàn)爭硝煙
西安事變時孔祥熙的“雙管齊下”
1936年12月12日,正在上海的孔祥熙得到密報說“西安發(fā)生兵變”,,于是立即召集上海市市長吳鐵城,、警備司令楊虎及滬市銀錢業(yè)商會領袖到家中商議。晚上8時左右,,孔祥熙接到南京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打來的電話和電報,,得知張學良、楊虎城的主張,。
孔祥熙立即通知宋氏兄妹,,研究對策。他看到電文中有對蔣“保其安全,促其反省”的字句,,知有商談的余地,,遂提出通過和平談判救蔣的方策,當即獲宋氏贊同,??紫槲踅o張學良發(fā)出一封措辭比較謹慎的電報:在肯定張學良“愛國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的同時,,希望張學良“保護介公”,。
13日清晨,被推舉為代理行政院長的孔祥熙到達南京,,立即會見了何應欽,、蘇聯(lián)駐華大使館秘書鄂山蔭、日本總領事須磨,。下午,,孔祥熙參加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29次會議,報告關于西安事變的消息和維護金融穩(wěn)定的情況,,還提出“張學良提出的主張,,可以商量”,并告誡“討伐派”:“不要這樣急,,急狠了,,委員長就沒命了?!?/p>
幾天來,,孔祥熙考慮“擬從和談入手,輔以軍事,,集各方面之壓力,,解決事變”,積極聯(lián)絡地方實力派,。他發(fā)出通電,,要各地方當局“以最大之努力與全國上下共策國家之安全”,還分別致電李宗仁,、宋哲元,、韓復榘、商震,、沈鴻烈,、閻錫山、劉湘等人,,要他們“支持中央”,,從各方面對張、楊施加壓力。
馮欽哉是楊虎城的17路軍24師師長,,與孔祥熙有同鄉(xiāng)之誼,,當時駐防同州。13日開始,,孔祥熙便發(fā)電報給馮欽哉,,要他“設法疏解”“轉危為安”,并將西安詳細情況密報南京,。馮欽哉接到電報后,,明確表態(tài)準備“痛剿”東北軍,“設法收容”17路軍,。
孔祥熙聞訊后,,立即委馮欽哉以“渭北剿匪司令”官銜,還派于右任攜帶巨款赴陜西,,以充實馮部軍費,。
與此同時,孔祥熙同宋美齡多次商議,,決定派端納先赴西安,。15日,端納由西安飛抵洛陽,,向宋美齡電話匯報在西安會晤蔣,、張的詳細情況。同時,,張學良也致電南京政府,,邀請孔祥熙和宋美齡同往西安,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此,,孔祥熙準備采取“剿撫兼施”“雙管齊下”的方針。16日上午,,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下達“討伐令”,。孔祥熙和林森以國民政府的名義下達了“討伐令”以及“戒嚴令”,。
17日晚,孔祥熙發(fā)表了《西安事變與戡亂》的演講,,要求“同胞,,一致奮起,聲罪致討,,擁護政府,,迅速削平叛亂”。
此時,中國共產(chǎn)黨明確表示主張和平解決事變,。12月15日,,毛澤東、朱德等15人致電南京國民政府,,懇切希望采納張,、楊八項救國主張,變內(nèi)戰(zhàn)為抗戰(zhàn),,紅軍愿“與貴黨軍隊聯(lián)袂偕行,,共赴民族革命之戰(zhàn)場”。
12月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人赴西安,,同張學良,、楊虎城以及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19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發(fā)出致孔祥熙等人的通電,,提出“反對一切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的正確主張,。蔣介石也于17日寫下“星期六以前萬不可沖突,,并即停止轟炸為要”的手令,命蔣鼎文回南京交給何應欽,,迫使孔祥熙,、何應欽等人重新考慮和平談判的問題。
張學良,、楊虎城一再邀請宋美齡和孔祥熙前往西安,。但孔祥熙以“醫(yī)生堅囑不令飛陜”為由極力推辭。當張,、楊兩將軍表示同意宋子文代替孔祥熙赴西安談判后,,南京政府內(nèi)又有人認為“宋氏之行為不當”為由加以反對??紫槲跬问闲置靡黄鹣氤鲆粋€新的對策,。
12月19日,孔祥熙邀孫科,、居正,、何應欽、葉楚傖,、王寵惠等會談,,最后決定“宋子文以私人資格去西安,,營救蔣介石”。臨行前,,孔祥熙還給蔣介石寫下一封信,,說自己只是“暫代院務”“日日為吾兄祈禱”“三妹在此,有大姐及弟等陪伴”,。
12月20日,,宋子文自西安返回南京,向孔祥熙匯報同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周恩來會談的情況,。第二天,,孔祥熙同意宋美齡、宋子文去西安談判,。
12月25日,,張學良、楊虎城釋放蔣介石及其隨行人員,,張學良陪同蔣介石一同返回南京,,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紫槲跤谑Y返京后,,于12月28日通電卸去代理行政院長職務,并說自己在14天的代院期間,,“上下一致,,共濟時艱”“穩(wěn)定金融,安定地面,,維國內(nèi)之秩序,,博友邦之同情”。
編輯:曾珂
關鍵詞:西安事變 孔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