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中風后更要防血管性癡呆
寒冬季節(jié)是腦血管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一方面,,氣候變冷,人體食欲相對亢進,,易食過多肥甘厚味,,導致血糖,、血脂升高,血黏度增高,,另一方面,,氣候變冷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引起中風的發(fā)生,。因此,,大家要記住以下幾句話來預防中風。
人人要自危,。雖然中風更常見于老年人,,但年輕人、青少年,、兒童,,甚至是嬰兒,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不要覺得中風離我們很遠,,有些中風病人看上去根本不像高危人群,并沒有一些典型的風險因素(如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頭號公共敵人,。美國有8000萬人患有高血壓,但半數(shù)人沒有很好地控制病情。在中風首次發(fā)作的人群中,3/4的人血壓高于140/90毫米汞柱,。反之,控制好血壓,,就能阻止很大一部分人中風發(fā)作。
每個人都要會識別中風信號。如果你不幸中風,周圍的人是最可靠的救援者,。幫患者迅速撥打急救電話或把他們及時送往有救治條件的醫(yī)院。為了記住最常見的中風警告信號和急救措施,,要學會“FAST”這一縮略詞的用法:即如果你看到患者面部下垂(Face),,臂部虛弱無力(Arm)或語言表達困難(Speech),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Telephone),。
一旦發(fā)生中風應立即送醫(yī)院進行治療,,最好選擇設有卒中單元的正規(guī)醫(yī)院。在中風的救治上,,有句話叫“時間就是大腦”,,在中風發(fā)作時,每分鐘會死亡近200萬個腦細胞,,所以第一時間就應該撥打急救電話,,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向親戚朋友的求救上。國際上公認在中風后3小時內(nèi)進行溶解血栓的藥物治療,,20%的病人能達到馬上康復的效果,,還有20%的病人可以恢復工作能力。錯過“黃金3小時”,,75%的病人將終生殘疾,,生命雖然得到了挽救,卻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后遺癥——如癱瘓,、語言表達能力的下降,、吞咽功能障礙或智能的減退等。
根據(jù)研究統(tǒng)計,,大約有10%的腦血管疾病的病人,,日后可能會患上癡呆癥。醫(yī)學上稱為“血管性癡呆”,。血管性癡呆是老年期癡呆的一種,,是由于多種原因?qū)е碌哪X血管管腔狹窄、彈性減弱,,甚至完全阻塞,,從而造成大腦供血不足,最終腦細胞損傷,、壞死,。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包括:腦梗死、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血管性癡呆多見于60歲以上的人群,,男性較女性多見,癥狀主要包含癡呆的癥狀和腦損害的癥狀,。
癡呆往往在腦中風后3月內(nèi)發(fā)生,,早期表現(xiàn)為生活、工作能力下降,患者的理解力及反應能力變差,;健忘,,特點為前說后忘,很久以前的事反倒記得住,,并可伴有情緒不穩(wěn),、抑郁、哭泣等,,甚至出現(xiàn)人格改變,,如隨地大小便,不穿衣服等,;情感失控,,幻覺,妄想,,脾氣火爆等精神行為異常,。腦損害表現(xiàn)為偏癱、偏麻,、偏盲,,言語障礙、吞咽困難等,。血管性癡呆目前公認的治療原則是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
目前血管性癡呆還沒有理想的西藥特效藥,,但可以長期服用一些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供血不足的中成藥,如步長龍生蛭膠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中風,,改善后遺癥,從而防止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如果已經(jīng)診斷為血管性癡呆或發(fā)現(xiàn)有相關(guān)臨床癥狀可以同時和丹紅注射液聯(lián)用,,能取得不錯的臨床療效。
除了藥物干預外,,老年人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平時戒煙、戒酒,、限制動物性脂肪或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適當吃含碘的食物,以減緩動脈硬化的發(fā)展,,同時堅持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保持樂觀的情緒,控制血壓,、血糖,。(沐白)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中風 防血管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