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群友自殺:“自殺群”群主該當何罪?
它山之石,引以為鑒
校園浸染“自殺文化”“強欺弱”現象蔓延
日本高自殺率找到新的誘因
今年5月9日,,日本兩名13歲女學生“手挽手”跳下一處新干線站臺,遭列車撞擊身亡,。調查顯示,兩人相約自殺,令人唏噓。
日本是全球自殺率最高國家之一,。日本警察廳1978年開始對自殺人數進行統(tǒng)計,1998年起自殺人數連續(xù)14年超過3萬,,2003年達到峰值的34427人。僅去年日本全國自殺人數為23971人,,18年來首次低于2.5萬人,。而日本內閣府自殺對策推進室分析去年1月至11月的數據注意到,19歲以下人群自殺人數同比增加15人,。
以往,,“酗酒”“睡眠不足”“失業(yè)”“生活壓力大”被認為是導致日本人自殺事件高發(fā)的主要原因。而這兩年,,一種“怪現象”引起了日本社會各界的注意,。那就是中小學課堂內容頻頻涉及殺人或自殺的內容。此外,,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發(fā)現:日本中小學校內“強欺弱”現象近年來呈現明顯增強趨勢,。不少受凌辱學生小小年紀就患上了憂郁癥,、退學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
“自殺”文化滲透以及校園“強欺弱”現象的蔓延,,讓“死亡”的種子早早就根植到了日本人的心里,。在這種不良文化熏陶下,在這種惡劣環(huán)境影響下,,人們在幼小年齡時,,甚至長大成人后,都會產生錯誤心理,,一旦遭遇挫折或困境,,很容易采取死亡的方式逃避痛苦。這正是日本社會自殺事件高發(fā)的結癥之一,,也是自殺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的誘因,。 綜合 新華 中新
日本高自殺率這個新誘因,佐證了徐清照教授的看法,。
而回頭再看11月11日我國有關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其深遠意義已不止防范校園暴力。
編輯:梁霄
關鍵詞:自殺 qq 網絡 記者 湖南人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