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2012年2月17日,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一家留守兒童托管班中,,3名女孩在扎辮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趙迪/攝
青春期孤獨
對于父母,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的情緒是復雜的,。在回顧留守生涯時,,知乎用戶“王莫良”說,當老師教到母親姓名里的字,,自己會興奮地告訴同桌,。
25歲的汪姍承認,別人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自己完全沒有這種特質,。受留守生活影響,她不細致,,也不貼心,,不會表達,對人缺乏熱情,,不能很快與人熟絡,,總是給人冷漠的印象。
她6歲時父母到廣東打工,,她今年25歲,,已婚。父母仍在廣東,,打工,。
在留守兒童眾多的湖南鳳凰縣山江鎮(zhèn),小學教師隆茂昌聽到高年級女生訴苦:“在屋里只有我一個人,,什么都要自己做——做的時候又不知道怎么做,。”
隆茂昌所在的小學,,個別低年級住宿生還會尿床,,班主任有時要幫忙洗被褥。家長寄回的生活費,,老師要幫著去郵局領取并代為保管,、記賬,因此很多老師隨身備著賬本,。
在鎮(zhèn)上多年從事留守兒童公益工作的中學教師吳建輝,,也聽到學生向父母賭氣地說:“你打工回來才知道我已經長大?!?/p>
父母們缺席了這些孩子太多“長大”的細節(jié),。李雪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回憶,,因為缺乏大人關心,自己以前都是用洗衣粉洗頭,,直到鄰居注意到,,教給她要用洗發(fā)水。
2016年9月,,“女童保護”基金志愿者向126名留守女童發(fā)起過一次關于成長的問答,,其中一個問題是關于月經初潮體驗,得到了一些讓人“恐懼,、無助,、無知和痛苦”的回答。
一個與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女童說,,第一次來月經是小學五年級,,嚇得以為自己“快要死了”,甚至想先拿點紙塞住,,第二天再去買創(chuàng)可貼止血,。另一位女孩則回憶,第一次來月經時,,恰好遇上母親回家探親,。“我和媽媽之間關系很差,,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來月經后,,也不想告訴她。但我沒有衛(wèi)生巾,,就只能偷偷用她的,。”為了不讓母親發(fā)現(xiàn),,每次用后她都用草木灰把衛(wèi)生巾蓋住,。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