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重量級藝術品缺失 倒逼市場挖掘新品
10月初,香港第一輪秋拍率先開槌,,香港蘇富比,、保利已先后舉辦秋拍,。業(yè)內人士認為,,從首輪香港秋拍來看,,市場相對平淡,,一方面藏家市場仍相對謹慎,,另一方面重量級藝術品缺失,。不過,,業(yè)界認為,這種缺失也有積極一面,,即倒逼市場去挖掘新的,、未來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藝術品。
傅抱石 1945年作 夜破東羗圖 立軸
清乾隆 青花八仙賀壽螭耳尊
藏家市場相對謹慎
香港蘇富比2016年秋拍板塊包括中國書畫,、當代水墨藝術,、當代亞洲藝術、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等,,推出逾4000件拍品,;保利香港本次拍賣會呈獻1800件藝術瑰寶,總估值逾7億港元,。即將于11月12日舉槌的中國嘉德2016年秋拍則匯集了中國書畫,、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玉器,、佛像、家具,、文房,、國石,、篆刻、茅臺酒等22大門類精品,。
業(yè)內人士認為,,從首輪香港秋拍來看,市場相對平淡,,一方面藏家市場仍相對謹慎,,另一方面重量級藝術品缺失。香港蘇富比2016年秋拍共推出21場專拍,、最終總成交22億港元,,與今年其春拍成績31億港元相比,下降29%,。
現代藝術板塊成焦點
在中國書畫專場,,香港蘇富比呈現300件近代名家佳作,共成交3.48億港元,,成交率高達88.7%,。該專場中比較亮眼的是首度公開的來自歐洲藏家的傅抱石精品,兩幅古典人物畫《夜破東羗圖》(圖1)和《鄭莊公會母》分別以2764萬港元和1688萬港元成交,。
香港拍賣行們大多押寶于現代板塊,,近年來很多重點拍品、重要成交均誕生于此,。今年秋拍,,香港蘇富比在整個現代藝術板塊共推出15件作品,除一件流拍外,,其余均有穩(wěn)健的成交,。
其中,趙無極創(chuàng)作于1954年的大尺幅早期甲骨文代表作《月光漫步》以4668萬港元成交,,拔得本場頭籌,。吳冠中《魯迅故鄉(xiāng)》和趙無極《他鄉(xiāng)》分別以3996萬港元和3772萬港元成交價位列全場二、三,。
吳冠中頂起半邊天
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會推出1800件藝術品,、14大專場,總成交額近11.15億港元,,其中,,吳冠中《荷塘》、崔如琢《秋風搖翠》毫無懸念上榜“億元俱樂部”,,分別拍出1.062億港元,、1.416億港元成交價。
此次保利香港秋拍的中國現當代書畫中,吳冠中畫作就頂起半邊天,。據該拍賣行TOP10榜顯示,,吳冠中有五幅作品入圍,其中,,《荷塘》以成交價1.062億港元奪冠,;排名第三的為《初春》,成交價2183萬港元,;第四名為《墻上秋色》,,成交價2124萬港元。此外,,排名第五位的為《漁家院》,,成交價1416萬港元;排名第六位的為《南瓜》,,以1062萬港元成交,。這五幅吳冠中作品,總成交額超1.74億港元,。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成交前10的榜單中,張大千也占據了5席,,而在5件過千萬的拍品中,,張大千占據3席。其中,,張大千1948年創(chuàng)作的《秋水春云》,,以3548萬港元高價成交。另有,,《仿唐人壁畫》以2048萬港元成交,;《松下高士》以1688萬港元成交。
古珍藝術品亮點迭出
今年首輪香港拍賣出現不少新亮點,。最搶眼的是古珍藝術品,,香港蘇富比“游龍帝苑”專題的清乾隆帝御寶青玉“太上皇帝之寶”交龍鈕方璽以9148萬港元成交,高居榜首,。
另一件高價拍品為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以5564萬港元的成交價位居第二,同時也刷新了中國清代樂器拍賣紀錄,。
此外,,清乾隆青花八仙賀壽螭耳尊(圖2)以4444萬港元的價格成交,清乾隆粉地粉彩包袱式四系蓋罐一對則拍出4276萬港元的價格,。
國內市場“原地踏步”
近年來,,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下滑態(tài)勢明顯。2015年,國內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比2014年收縮19%,,下調至291.3億元,,跌破至2012年低點。
值得一提的是,,內地拍賣市場目前遭遇的主要問題不是資本缺乏,,而是精品資源的匱乏,好的拍品從來就不缺少市場,?!百I家比前幾年更挑剔,隨著藏家經驗的積累,、水平和眼光的提高,,會選擇一些價值更高的,這就使得一些普通拍品不那么受歡迎,,價格就會下滑,。當稀世珍品出現時,價格還是會上漲,,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大量珍品流向國外,,這也是造成國內市場困境的原因之一?!敝醒胴斀洿髮W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認為,。
編輯:陳佳
關鍵詞:重量級藝術品缺失 倒逼市場 挖掘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