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漢字故事:“回字四樣寫法” 與“齡官劃薔”
“回字有四樣寫法”,,是魯迅先生描畫孔乙己迂腐形象的神來之筆。記得當年初中語文課本上,,在《孔乙己》課文下面有一條注釋,,大意是說,回字只有三種寫法,,即:回、囘,、囬,,第四種是沒有的,說明孔乙己醉心于鉆研無用的知識,,自以為博學,,其實是錯誤的。
圖一:《康熙字典》中“回”字第四種寫法
圖二:回字四樣寫法
圖三: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小篆
圖四
難道“回字有四樣寫法”是“小說家言”,?對此很多人進行了探究,,試圖找出回字的第四種寫法,沒想到結果卻出乎意料地豐富,,竟找到好幾種寫法來,,諸如迴、廻、廽,、逥,、佪等。難道魯迅先生替回字專家孔乙己少算了,?要知道魯迅先生可是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入室弟子,,曾親聆太炎先生講授《說文解字》,他豈會在如此“小學”的問題上忽悠讀者,?仔細想來,,孔乙己問的是茴香豆的“茴”字寫法,然后由草字頭底下的“回”引發(fā)出“回字四樣寫法”來,,故上述例字均非答案,。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一次我偶然在《康熙字典》“丑集備考”的“囗(wéi)部”中,,發(fā)現(xiàn)了“回”字的第四種寫法,為“囗”內一個“目”,。并注明:“《篇?!吠亍,!?/p>
《篇?!肥俏覈糯謺惺兆肿疃嗟淖值洌山鹑送跆染幾?,共收字62236個,,比《康熙字典》還多出15201個。因此,,回字的第四種寫法見諸《篇?!肪筒蛔銥槠媪恕O旅婢蛻撌强滓壹核f的“回字四樣寫法”了:(見圖二)
至于這四個回字之間的關系,,我略作一區(qū)分:“回”為正字,,《說文解字》釋為:“回,轉也,。從囗,,中象回轉形?!辈⒎Q:“囘,,古文?!绷硗?,《康熙字典》“回”下注曰:“俗作囬,。”即“囬”為“回”的俗字,。同樣,,回字的第四種寫法也是俗字。我們再看“回”的字形演變:(見圖三)
由字形演變可以看出,,甲骨文“回”在螺旋形圖案上加一短橫作指事符號,,表示循環(huán)反復、周而復始,;金文省去上面的指事符號,,強化了螺旋循環(huán)的形象;籀文基本上承續(xù)金文字形,,但增加了螺旋的層次,。以上是古文“囘”的由來。小篆則將螺旋形改寫成內外兩個同心圓,,這就是正字“回”,。至于其他兩個俗字,均為“回”的變體,。
以上尋章摘句的考證,,讓本人也有點孔乙己的嫌疑了。很多人都認為孔乙己窮究于“回字四樣寫法”正是其迂腐的表現(xiàn),,并斥之為無用的“學問”,,甚至連小說中的酒店小伙計也對他看不上眼。其實,,孔乙己的窮困落魄是那個時代造成的,,并不能歸咎于他肚里的那點“墨水”??滓壹赫媸窃┰胀饕?!
不知從何時起,國人變得越來越“務實”了,。如果你聲稱學習了某種知識,,人們往往會問一句:“有什么用嗎?”甚至更直白地說:“能掙錢嗎,?”純粹為了探究真相而作的學問,在很多人看來是可笑和無聊的,。
當我們以不屑的口吻嘲笑孔乙己時,,有沒有捫心自問,自己對本民族的文化究竟了解了多少,?其實,,考求“回字四樣寫法”恰是“小學”(文字學)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們知道,漢字是表意文字,,字形與字義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回”字為什么會有這四種不同的寫法,?究竟是來源于4種不同的物象,,還是經(jīng)過了4種不同的抽象概括?弄清楚這些問題,,對于捋清漢字的源流,,理解漢民族的思維模式,并與古人進行有效的溝通,,都不能說是毫無意義的,。
現(xiàn)舉一例為證。大家都知道《紅樓夢》第三十回有個“齡官劃薔”的美麗故事,。寶玉隔著籬笆洞兒隨著齡官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畫、一點一勾地看了去,,數(shù)一數(shù),,18筆,原來是個薔薇花的“薔”字,。大家數(shù)一下,,簡化字“薔”是14筆,而繁體字“薔”為16筆(草字頭斷開為17筆),,怎么會是18筆呢,?難道曹雪芹算錯了嗎?這就用得上“回字四樣寫法”了,。原來“薔”字下面應為“囬”,,草字頭斷開正好18筆。
圖四乃是本人試書的18筆的“薔”字,,聊備比對,。(楊立新)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漢字故事 回字四樣寫法 齡官劃薔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