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施議對:中國韻文的當代價值及發(fā)展前景
中國韻文,,包括詩,、詞、歌,、賦,,是相對于散文的一種文學品類,。自三百篇而下,漢唐以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所謂詩、詞,、歌,、賦,各自發(fā)展,、演變,,各自成為一代之勝,五千年歌詩傳統(tǒng),,已在詩的國度奠定堅實的基礎,。進入二十世紀,新體白話詩出現(xiàn),。新體與舊體,,新詩與舊詩,,其生死存亡,展開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搏斗,。
自1916到1976年,,六十年間,一個甲子,,新詩與舊詩,,在陣地爭奪戰(zhàn)中,出現(xiàn)過兩次生死輪回,。第一次生死輪回,,因胡適所引起,他創(chuàng)作新體白話詩,,發(fā)表文學革命綱領(《文學改良芻議》),,宣告以活文學替代死文學。胡適的“嘗試”,,在當時盡管“不能多得同志,,結(jié)伴同行”,卻有一批原來寫作舊體詩詞的朋友,,改弦易轍,,由舊詩陣地流轉(zhuǎn)過來,創(chuàng)作新體白話詩,。例如沈尹默,、俞平伯等人。第二次生死輪回,,因臧克家所引起,,他創(chuàng)作舊體格律詩,發(fā)表文章說,,“有些境界,,用新詩寫出來淡而無味,如果出之以舊體,,可能成為精品”,。他寫新體詩,也寫舊體詩,。當時一班人,,諸如程光銳、劉征,、丁芒等,,緊隨其后,亦從新詩陣地,流轉(zhuǎn)到舊詩這邊來,。1976年清明節(jié)前后,天安門廣場爆發(fā)“四五”詩歌運動,。舊體格律詩創(chuàng)作從地下轉(zhuǎn)向地面,。兩次生死輪回,我稱之為“當代中國詩壇雙向流動現(xiàn)象”,。經(jīng)此二度輪回,,舊體格律詩死而復生,重新變回一條龍,。1976年以后,,新體與舊體,新詩與舊詩,,進入第二個甲子,,待到2036年,又一個六十年,,那個時候,,新與舊的較量又將出現(xiàn)怎么一種狀況呢?尤其是舊體格律詩,,其發(fā)展前景,,終將出現(xiàn)怎么一種結(jié)果呢?在相關文章中,,我曾提出:世紀詩歌發(fā)展史上的舊體格律詩,,在第一個甲子,經(jīng)過兩次生死輪回,,既已死而復生,,那么,進入第二個甲子,,待到2036年,,這一傳統(tǒng)歌詩體式,究竟會不會生而復死呢,?面對著生與死的辯證法,,這一問題應當無法回避。
回顧諸往,,展示來者,。在世紀詩歌發(fā)展史上,新體與舊體,,新詩與舊詩,,其高下優(yōu)劣,爭論不休,。第一個甲子,,舊體被當作“半死之詩詞”,,擱置一邊,新體找不到合適的形式,,新詩作者不知道應當怎么寫作新詩,。正如毛澤東所說,“用白話寫詩,,幾十年來,,迄無成功”。但新詩的不成功,,卻為舊詩讓開一條生路,。第二個甲子,尤其是世紀之末,,所謂“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新體與舊體,,新詩與舊詩,,各奔前程,各自發(fā)展態(tài)勢如何,,暫且勿論,。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至于當下,,新體與舊體,,新詩與舊詩,各自處于怎么個狀況,,則須留意,。比如,新詩這一邊,,一百年前,,胡適以半首《生查子》寫作新詩,“嘗試”以填詞的方法創(chuàng)作新體白話詩,,但他不明說,,故意將“實驗品”收錄在《嘗試集》里,以新體白話詩的名目出現(xiàn),。這一奧秘,,詩界至今,究竟知與不知,?至于舊詩一邊,,胡適反對傷春悲秋,主張創(chuàng)作“前空千古,下開百世”詩篇,,“為大中華,,造新文學”(《沁園春·誓詩》)。他既打破以傷春悲秋為主題的歌詩傳統(tǒng),,又依據(jù)內(nèi)容需要,,顛覆其形式,以為我所用,。無論在新的一邊,還是舊的一邊,,胡適都有開辟之功,。但是,新體,、舊體兩邊,,對于胡適的文學革命主張及其所創(chuàng)立的“胡適之體”,似乎都不曾看好,。新體一邊,,對于胡適《嘗試集》中所隱藏奧秘,雖經(jīng)多番揭示,,卻仍不聞,、不見;舊體一邊,,對于胡適之形式解放及內(nèi)容革新,,雖頗有同感,但在現(xiàn)實面前,,亦似乎不太愿意,,將其引為同道。故之,,新體一邊,,形式問題至今仍未解決,新詩創(chuàng)作仍然尋找不到生路,;舊體一邊,,對于為時、為事,,還是為自己,,以及暴露,或者歌頌,,諸多問題,,也常常遇到困惑。尤其是對于歌德派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干部體,始終缺乏了解和認知,。這是新體與舊體,,新詩與舊詩,于當下社會環(huán)境中所呈現(xiàn)狀況,。
最后,,謹以七絕三首,表達自己對于中國韻文當代價值的判斷及未來的觀感,,并作為我這個專欄的開場詩,。其曰:
君問何為老干詩,縱行藝苑總非宜,。且看當日篇三百,,雅頌并居位不移。了卻君王天下事,,臣之壯也不如人,。曾經(jīng)幾度滄桑換,未及新來睇得真,。易好難工裁有別,,光明黑暗本相隨。形容圣德自成體,,最愛于今老干詩,。
丙申白露后一日于濠上之赤豹書屋
(作者系澳門大學教授、著名詞學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施議對 中國韻文 當代價值 新詩 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