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6小時持久戰(zhàn)
除去大隊長張百誠,,4個主排手24小時輪流值班,。當天現場多或者炸彈處置難度高時,唯一一個值班的主排手壓力就很大,。
主排手劉冰曾試過在凌晨連續(xù)六小時拆除一個威力相當于500克TNT的炸彈,。這個炸藥當量曾在莫斯科波德別利斯基街地鐵站一節(jié)車廂上,,造成37人死亡、25受傷,。這意味著劉冰如果稍有不慎觸發(fā)引爆裝置,,后果不堪設想。
裝置制作者阿京(化名)是一名退役特種兵,,也是董錕處理的一樁案子的兇手,。被警方抓捕后,他坦白自己所住酒店的衣柜里還有一個做好的定時炸彈,。因為私人恩怨,,他企圖用自己改裝的炸彈報復一位飯店老板。第一次的炸彈被董錕拆除后,,他準備再次行動,。
特種兵經歷讓阿京對炸藥配置和裝置制作十分熟練,,他自己又開廠做工業(yè)定時器,這也就是為何上次董錕會遇上如此危險的定時炸彈,。而這次,,炸彈進一步升級,鐵皮更厚,、殺傷力更強的滅火器取代了奶粉罐,,里面裝有分量更足的鋼珠和碎石。
危險系數再度攀升,。
消息傳到排爆大隊是晚上11點,,劉冰值班。他在董錕,、余華偉之前入隊,,是繼陳澤雄、張百誠后資歷最老的主排手,。
零點,,劉冰帶領排爆小組抵達現場。
阿京的供錄表明,,藥物很靈敏,、易引爆,無法轉移銷毀,。同時,,炸藥威力大,現場用防爆罐引爆的風險也很大,。
只能現場手動拆除,。
劉冰在隊員協(xié)助下穿排爆服。與此同時,,副排手操作兩個機器人上前,,一個固定住滅火器,另一個用手擰開滅火器的頭,。兩臺機器人動作輕微,,生怕晃動滅火器,引爆炸藥,。
5分鐘后,,頭擰開了,劉冰也剛穿好排爆服,。上陣后,,他大氣不敢出一口。滅火器口很小,,這讓他不敢動作幅度太大,,怕攪動鋼珠和碎石,,只能用鉤子一點點把滅火器里的填充物往外掏,再一小份一小份用物證袋裝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劉冰精神高度緊張,時間一長,,被悶熱的排爆服和緊繃的神經弄得汗流浹背,、臉色蒼白。
正常情況下,,為保證操作安全,,面對復雜的爆炸物最好每30分鐘一輪換主排手,。但排爆大隊人手緊缺,,沒有人可以與劉冰輪換。
這樣,,從零點開始,,劉冰始終一人趴在地上,與頑固的鐵皮和敏感的炸藥對抗,。只在中途感覺體力難以支撐時退回隊中,,脫下排爆服休息片刻。
凌晨6點,,炸彈終于成功解除,。
無論是炸彈威力還是解除難度,這次案件在隊里都算是比較典型的,。劉冰因此被授予個人二等功,。這在公安系統(tǒng)內很難得,很少有人可以獲得,。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