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黃國柱:紅軍長征精神永存
偉大的事業(yè)需要與之匹配的宣傳,,但前提是對事業(yè)性質意義要有正確而深刻的認知,,如此方能持之以恒,,并固化為某些必要的形式,。
黃國柱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p>
毛澤東這段氣吞山河的話,寫于長征結束之時,,是紅軍長征偉大意義最早的生動概括和總結,,同時開啟了紅軍長征宣傳的壯闊大幕。
長征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而且產生了巨大的世界性影響,。全世界由此對紅軍、對中國共產黨刮目相看,,使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長征以星星之火不可阻擋的燎原之勢催生了新中國,同時成為中華民族贏得廣泛尊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之源,。
80年來,描寫,、表現,、研究長征的作品、成果汗牛充棟,,但關于專門研究長征宣傳的卻并不多見,。因為“宣傳”畢竟是一個大題目,包含了新聞出版,、文學藝術等方方面面,,且西方總是有些居心叵測的人認為這個詞意識形態(tài)色彩過濃,國內也就有了鸚鵡學舌的呼應,。其實,,從新聞史和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宣傳是一個非常中性的詞,,更重要的還是“宣傳什么”和“怎么宣傳”,。很顯然,,有關長征及其意義、長征精神,、長征文化的宣傳在黨的新聞傳播史上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有必要對關于長征宣傳的歷史及標志性的作品作一個簡要的回顧,。
以筆者有限的視野,,不妨把關于長征的宣傳分為四個階段或者說四次高潮。一是長征勝利初始階段,。1937年2月,,在毛澤東、楊尚昆倡導的長征將士征文活動基礎上,,編成《二萬五千里》(上下兩冊)一書,,1942年由八路軍總政治部正式印發(fā)(改名為《紅軍長征記》)。此間,,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將所寫報道匯編成《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和以范長江為代表的中國記者、作家所寫的長征報道相得益彰,、互為呼應,,形成了長征宣傳的第一個高潮。
二是50年代后期,。以國慶10周年和建軍30周年為契機,,解放軍總政治部向全國全軍發(fā)起《星火燎原》征文活動,出版了大型叢書,,其中不乏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隨后,《紅旗飄飄》,、《回顧長征》等系列作品,,大型音樂節(jié)目《長征組歌》(蕭華),小說《七根火柴》,、《黨費》(王愿堅)等陸續(xù)問世,,在全社會引起廣泛影響。
三是改革開放初期,。伴隨思想解放的步伐,迎來了長征宣傳的黃金時代,,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氣象,。首先,大批“文革”中被打倒,、重新工作后的老紅軍,、老干部陸續(xù)退出領導崗位,,有暇撰寫紀念文章和回憶錄,如楊成武的《憶長征》,、黃鎮(zhèn)的《長征畫集》,,以及長征親歷者的日記等等陸續(xù)出版。其次,,一些新的長征史料得到發(fā)掘,,如《紅軍長征紀實叢書》、《中國紅軍長征記》,、《解謎李德與長征》等等,,引導人們用新的視角審視長征的豐厚歷史。再次,,大批軍地(包括國外)新聞工作者和作家,、藝術家開始重走長征路,不僅及時發(fā)出現場報道,,而且創(chuàng)作出版了大量文學作品,,如長篇小說《地球的紅飄帶》(魏巍),,中篇小說《靈旗》(喬良),、《馬蹄聲碎》(江奇濤),詩集《沉馬》(胡世宗)等等,,都是代表性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用外國人的獨特視角重新審視并高度評價了長征的內涵和意義:這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奇跡”和“偉大史詩”。形成了又一次長征宣傳的高潮,。
四是新世紀以來,。思想解放更加深入,對長征史料再發(fā)掘,,大量口述歷史出現,,如為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由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和《北京青年報》共同發(fā)起的《我的長征———尋訪健在的紅軍》大型采訪活動,,成果豐碩,,影響重大。在引發(fā)對長征歷史再思考,,深度追尋方面,,金一南的《苦難輝煌》以大量的新鮮史料、生動的故事敘述和深刻的思考辯駁見長,應是長征宣傳中的經典,。之后面世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長征》(王樹增)同樣具有相當的示范性和代表性,。隨著歲月的推移,一些新聞媒體和記者對健在老紅軍的史料和影像的搶救,,亦相當用力,,《最后的紅軍》(喬天富)攝影文集就相當珍貴。
以上粗略的匆匆梳理,,掛一漏萬,,但足以給今天的長征宣傳留下一些有益的啟示。偉大的事業(yè)需要與之匹配的宣傳,,但前提是對事業(yè)性質意義要有正確而深刻的認知,,如此方能持之以恒,并固化為某些必要的形式,。對長征的宣傳必須理直氣壯,。我注意到,只有極少數人在個別枝節(jié)問題上提出所謂“置疑”,,總體上還沒有人敢于公然挑戰(zhàn)長征,,惡搞長征,蓋因長征太偉大,、太神圣了,。即便如此,長征的宣傳仍然需要加強針對性,,真情投入,,主動作為。必須為廣大受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內涵厚重,、堪稱精品的新聞和文藝作品,注重思想性和知識性,,像《苦難輝煌》那樣,,在理想信仰信念的重塑上形成強大的沖擊力。此外,,在宣傳的生動性和藝術性上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大膽創(chuàng)新,提高質量,,為長征宣傳注入新的時代內容,,創(chuàng)建新的時代形式,在網絡大環(huán)境下有更大的作為,,仍然是任重道遠的長期奮斗目標,。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報社原社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黃國柱 紅軍 長征精神 長征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