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郝振?。洪L征精神超越時空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我們的黨有今天,,軍隊有今天,,國家有今天,中華民族有今天,,都和長征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長征的勝利已經載入民族史冊;長征的精神鍛造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要戰(zhàn)勝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要克服一切艱難阻撓而不被艱難險阻所阻攔”的英雄氣概,;長征的歷史已經成為紅色文化最重要的板塊,也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基因,。我們應該永遠地紀念它,。
郝振省
這種紀念還意味著對長征知識的補充和積累,意味著對長征精神更深度地把握和更科學地弘揚,。雖然我們一直在紀念長征,,但是很多人關于長征的知識并不很完整,甚至不很準確,。學習關于長征的知識,,準確地了解長征的一些歷史事件,,對弘揚長征精神、汲取長征智慧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可以閱讀一些關于長征歷史的書籍,,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各出版社紛紛推出系列相關著作,,中共黨史出版社最新修訂的《紅軍長征史》就真實還原了紅軍在1934年至1936年間進行戰(zhàn)略大轉移的艱辛歷程,、粉碎敵人圍追堵截的艱苦斗爭和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的歷史,是一部具有較高質量的記載敘述紅軍長征歷史的著作,。
1934年4月,,國民黨集結11個師兵力,兵分兩路向中央蘇區(qū)重鎮(zhèn)門戶廣昌進攻,,廣昌失守,,中央紅軍陷入被動,于是向西突圍,,就此開始長征??梢?,長征其實是一次被迫性的戰(zhàn)略轉移,主要的特征是被迫性,。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迫使中央紅軍率先開始了戰(zhàn)略性轉移,到了四川才正式在文件里面講到長征,。據(jù)考證,,這個提法可能也是受唐朝詩人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影響,。
長征一共有四支部隊,,紅一方面軍長征離開了中央蘇區(qū),行程近二萬五千里,;紅二十五軍長征走得比較少,;紅四方面軍長征在雪山草地走了一萬里,最后到達會寧勝利會師,;紅二方面軍轉了一大圈,,一直轉到云南昆明。其中,,紅一方面軍長征沖破四道封鎖線,,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最終到達陜甘,。從長征的實際進程來看,,呈現(xiàn)給紅軍的是敵人的圍追堵截、轟炸殺戮,、置其于死地的殘酷,,其中過草地的7天,是長征史上最艱苦的時候,,沒有醫(yī)療,、缺糧、宿營環(huán)境惡劣,,一萬余紅軍因饑餓,、疾病而犧牲。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下,,紅軍官兵表現(xiàn)出難以想象的超出生命極限的堅韌性,,這種堅韌性,實際上是一種意志的力量,、信念的力量,。紅軍是由兩類人組成的:一類是崇尚革命理想的知識分子,一類是處于饑寒交迫狀況的工農戰(zhàn)士,。作為知識分子,,他們意識到要解放社會必須要解放勞苦大眾;作為工農官兵,,他們以解放自己為目標,,但還意識到只有解放全中國才能夠解放自己。這種信念和理念的融合使他們處在一個精神的制高點上,,而這種精神的制高點又使紅軍站在一個人類歷史的制高點上,。
紅軍在長征中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到陜北后則迎來了中國革命的“柳暗花明”,。三大主力會合成立了以毛澤東同志任主席的中央軍委主席團,,最終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從紅軍勝利的原因來看,,除了紅軍官兵超乎想象的堅韌性之外,,還有黨和紅軍領袖集團自我治愈、自我糾正,、運籌帷幄的成熟性,。在左傾路線下,紅軍官兵照樣不怕犧牲,,但是為什么不能取勝呢?當時還缺乏一個成熟的領袖集團,。所以,紅軍領袖們對付的不只是蔣介石集團斬盡殺絕的兇殘,,而且面臨黨和紅軍內部斗爭影響到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極端危險性,。擔架上的“密謀”,、遵義會議的改弦更張、張國燾的另立中央,、左右路軍的分設,,包括博古的坦蕩,當然更有毛澤東的文韜武略,,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優(yōu)秀領袖集體的智慧和意志,,最終促成了長征勝利的必然性,。
從形成的長征精神和沉淀下來的長征智慧來看,長征具有超越性和永恒性,。長征精神最早是通過美國記者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在世界上弘揚的,,他認為長征精神是人類的壯舉。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時,,正好趕上紀念紅軍長征勝利40周年,當時他還專門向長征英雄致敬,,認為這是一次“人類意志極限挑戰(zhàn)”的英雄行動,,所謂意志也就是共產黨人所講的革命精神,靠艱苦奮斗和群眾路線,,共產黨才建設了一個新中國。不管對紅軍有什么看法,,但,,不能不承認長征是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業(yè)績之一,是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的事情,。美國前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在1981年曾帶著家人走了一段長征路,,他原來不相信關于“強渡大渡河”的描述,結果親歷現(xiàn)場時,,他感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這就能看出,,長征精神和長征智慧的這種永恒性和超越性,。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六盤山視察時,曾說過“長征還在路上”,,就是講長征精神和長征智慧永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和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和鼓舞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推力和支撐。現(xiàn)在崛起的中國更加開放,,更加面向世界,,這是我們后人繼承革命傳統(tǒng)最有力的保障,。中國夢,是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為之奮斗的目標,,我們相信,在長征精神與長征智慧的激勵與鼓舞下,,這個目標一定能夠實現(xiàn),。
(作者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編輯學會會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原院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郝振省 長征精神 紅軍長征 長征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