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去地底下逛美術館 約不約
如果我說,約你去逛地鐵,,你會不會以為我瘋了,?
畢竟,我們腦海中的地鐵站是這樣的,。
但是,,地鐵站也能變成美術館。
Chris M forsyth,,這個95年的攝影師平均每天花8個小時,,共2年,跑遍慕尼黑96個,、柏林170個,、斯德哥爾摩100個、蒙特利爾68個的地鐵站,,拍下了這些獨一無二的地下美術館,。
網友說,沖著它們,想打飛的去那座城市,。藝術是世界的,。
——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交通管理部門的網站上這么說的,“藝術讓地鐵站變得更加漂亮有趣,,也讓人們更容易識別道路方向”,。目前在全城100個營運站點中,有大約90個站點已經被藝術覆蓋,,被譽為“世界最長的地下藝術長廊”,。
T-Centralen
Stadion
Solna centrum
Tensta
你這么藝術,我就現(xiàn)代簡約吧,!
——柏林
Chris用長曝光,、運動模糊和校色來突出柏林地鐵的設計重點。
他說,,希望能讓人都停下來多看看身邊的空間,。
項目結束后,他最懷念的,,就是柏林這些靚麗的黃色,。
Paracelsus-Bad
Rathaus Steglitz
Richard-Wagner-Platz
Messe Nord/ICC
我們每一個都不一樣有趣。
——慕尼黑
慕尼黑有“歐洲建筑博物館”的美稱,,早期的地鐵設計相對簡單,,后期的地鐵建筑特點更有趣和藝術性。
Candidplatz
這一站以16世紀的畫家 Pieter de Witte 命名,,富有藝術氣息 天花板,、支柱都是彩虹光譜,十分吸引眼球,。
Westfriedhof
巨大的橘色吊燈,,讓地鐵站頗有未來感。
Am Hart
Marienplatz
建筑師Allmann Sattler Wappner與燈光設計師Ingo Maurer合作,,讓地下一樓中央區(qū)域的天花板散發(fā)出橘紅色的光芒,,微微反光的頂板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寬敞。
每個地鐵站,,我們都想說明一件事,。
——蒙特利爾
地鐵站設計時征集了眾多設計師的靈感創(chuàng)意精華,充滿獨特裝飾和藝術展品,。站點之間各具特色,,風格不一。加入了公共藝術宣傳,、展示的功能,。
Lasalle
De l‘Eglise
Radisson
Namur
好了,,回到之前的問題,咱們去逛地鐵,,約不,?
美學之上,預見未來,。
編輯:陳佳
關鍵詞:去地底下 逛美術館 約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