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阿來:別讓文學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
與阿來對話“作家的開放與自信”——
阿來
日前,,《人民日報》刊登了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署名文章《一個中國作家的開放與自信——就從翻譯談起》,。阿來認為:“一個中國作家,,也只有書寫了真正基于中國人感受的文學,,基于漢語這種語言,,并對這種語言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豐富,,有所發(fā)展的文學,,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世界文學?!?/p>
9月13日,,記者在成都專訪阿來,再聽他詳述他眼中“作家的開放與自信”,。實際上,,阿來的文學經(jīng)歷,也正是一個中國作家開放與自信的印證,。
文學迎來全球化時代 但文學翻譯仍面臨問題
在阿來看來,,早在歌德所在的時代,西方就提出了文學會變成世界文學的概念,,而這一概念在全球化的今天已逐步實現(xiàn),。“以前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交流很少,,但現(xiàn)在和將來的文學,不管作家在哪里,、用哪種語言,,一定是參與全球對話的。所以任何一個人開始寫作的時候,,必須意識到,不管寫的什么題材什么內(nèi)容,,寫的都是全球背景下的,。”阿來說。
全球背景下的寫作,,翻譯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不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都需要靠翻譯,。”阿來說,,但在文學翻譯時,,卻不得不面臨一些問題?!耙环矫?,東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差異,這些差異造成的翻譯難度是肯定有的,?!卑碚f,而另一方面,,則是意識形態(tài)方面存在的不同,。“包括我自己的作品被翻譯時,,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在被翻譯的過程中,,基于什么樣的標準來挑選作品,?阿來說,“當然一般情況下是選擇好的作品,,值得推薦給世界,、可以跟世界對話的作品。但有些時候并不是這樣,,也許有其他的因素,,還有今天消費主義的興起,會有來自市場等各方面種種因素的考慮,?!卑淼摹秹m埃落定》首次在美國出版時,就有藏學家認為書中所寫的殘酷,、蒙昧和痛苦跟當?shù)睾芏嗳说恼J知出現(xiàn)偏差,,從而引發(fā)過質(zhì)疑和憂慮。
“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學的標準就與翻譯的標準出現(xiàn)了偏差,,也就是文學本身標準與文學‘走出去’的標準出現(xiàn)了偏差,。”阿來說,。
“湮沒期”要有自信挺得住 別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
出現(xiàn)偏差時,,是堅持文學的標準還是向市場屈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抉擇,。阿來的文學經(jīng)歷,,正是堅持文學理想的印證。
1994年,,阿來開始其成名作《塵埃落定》的創(chuàng)作,,因為還在從事其他工作,寫作只有每天下班后進行,。從4月開始動筆,,到當年冬天,他就完成了寫作,。阿來回憶,,寫到四分之一的時候,他就認定這絕對是一本好的小說,?!爱敃r沒有人可以傾訴啊,我兒子才幾歲,,我從書房里沖出來,,對著兒子喊,你爸是個天才,!”
但《塵埃落定》的出版并不順利,。一方面,當時并不流行這樣的文學寫作,,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阿來堅持要求出版社對他的小說,除了錯別字,,一個字都不能改,。
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作者,這樣的要求自然讓他遭到很多家出版社退稿,。直到4年后,,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偶然看到了他的小說,立即決定將其出版,。1998年,,《塵埃落定》“橫空出世”,立即轟動文壇,。2000年,,年僅41歲的阿來憑借《塵埃落定》榮獲茅盾文學獎,,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
在《塵埃落定》4年的“湮沒期”,,阿來一直被拒絕,卻一直保持著足夠多的自信,?!安荒芨模牧司筒皇且槐竞眯≌f了,?!卑碚J為,藝術史,、文學史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當時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它的意義會慢慢顯現(xiàn),,慢慢被認知,。“湮沒期”長達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都是可能的,,“就看你能不能撐得住”。
“現(xiàn)在消費主義改變了一些作家寫作路向,,兌現(xiàn)心理太強,。尤其在‘走向世界’這樣的理由下,也許會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放棄本身的文學理想和文學標準,,去迎合別人的挑選?!卑碚f,,所以作為中國的寫作者,在努力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應該把“走出去”作為唯一目的,,讓文學遷就市場等其他因素。
文學是煙火氣重的事業(yè) 堅持基于真實感受的書寫
實際上,,《塵埃落定》之前,,阿來并不是這樣充滿自信。1982年,,阿來就開始寫詩歌,,寫小說,也出版了,,這些作品現(xiàn)在被他扔在床下,?!皩懙貌粔蚝冒 ,!卑碚f,,寫了幾年后他停筆了,開始思考未來能不能寫得更好,,如果不能寫得更好,,寫作還有什么意義?
停筆的幾年間,,阿來開始大量地閱讀,,通過閱讀對自己的寫作進行重新定位和塑造。更重要的是,,他花了幾個月時間漫游藏區(qū),,去真正感受他熟悉卻又陌生的故鄉(xiāng)。正是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在重新提筆寫作《塵埃落定》時,,他才會有這絕對是一本好小說的自信。
閱讀和行走,,是阿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重要準備,。每年他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行走在藏地,三分之一時間行走在國內(nèi)外其他地方,?!白骷乙乳_放、先學習,,學習在先,。作家是一個復雜的勞動,所以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和訓練,?!?/p>
在《塵埃落定》后,阿來又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空山》《格薩爾王》等作品,,上個月在上海書展上,,最新創(chuàng)作的自然文學三部曲“山珍三部”——《三只蟲草》《蘑菇圈》《河上柏影》也正式亮相,這三本短篇小說,,以高原出產(chǎn)的三種珍稀物種為線索,,探討和思考當今社會強烈消費需求對傳統(tǒng)生活、自然界帶來的巨大影響,。這些作品,,都是他在藏地的持續(xù)行走中所產(chǎn)生的思考?!叭绻獙懲玫姆较虬l(fā)展的小說,,一定關涉到歷史的,、現(xiàn)實的種種關系,這種關系使一個作家沒有辦法脫離開這個世界,,文學是一個煙火氣很重的事業(yè),。”阿來解釋,,作家要參與社會,,但對事物的理解、看法不一定跟別人一樣,,這才是作家的方式?!爱斠粋€世界發(fā)生變革和變遷的時候,,變革是好的,但有些人跟得上,,有些人跟不上,,當跟不上這些變化的時候,變化對這些人就是悲劇的,。文學不止要關心成功者,,還要關心失敗者,因為失敗者也是我們共同體的一部分,,當他們跟不上的時候,,我們不能拋棄他們,而是要關心他們,、關注他們,。”
點擊
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作家,,阿來的作品大多是書寫他的故鄉(xiāng)川西高原,,這些作品被翻譯成數(shù)十種語言在國外發(fā)行。他的代表作有《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瞻對》等.
花絮
據(jù)阿來透露,,目前正在寫作一個關于涼山州木里縣的電影劇本,,為此,他也多次到?jīng)錾竭M行采風和考察,?!白骷也荒苤粚懸粋€人掉在水里了,自己也要掉在水里,,去真正體會一下這是什么感受,。”
編后
近些年,,“走出去”絕對是個當之無愧的熱詞,。從頂層設計到鄉(xiāng)村規(guī)劃,,從一個產(chǎn)業(yè)到尚在枝頭的土特產(chǎn),都在謀劃著“走出去”,,仿佛不提這個詞,,就已落后于時代、有愧于人民,。
能“走出去”當然是好事,,有“走出去”之志也值得贊賞。但需要直面的是,,“走出去”,,真的準備好了嗎?
阿來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不能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值得警醒的不僅是作家,也包括我們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借用文中“湮沒期”這個詞,,在“湮沒期”保持自信,做好準備,,先讓自身成為“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才能厚積薄發(fā)。這樣的狀態(tài)下“走出去”了,,才會“進一步海闊天空”,,而不是只是口頭說說。(本報記者 吳夢琳/文 郝飛/圖)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阿來 文學 走出去 開放 自信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