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當事者筆下的“下關事件”
70年前,,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中華大地遍體瘡痍,、百廢待興,,全國人民熱切地希望中國走上和平,、民主、團結的道路,。然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統(tǒng)治集團一面進行假和談的政治欺騙,,一面加緊部署反革命內戰(zhàn),,交替玩弄談判與發(fā)動戰(zhàn)爭的手腕,把剛剛出現(xiàn)和平希望的中國又推向戰(zhàn)爭的苦海,。
和平請愿團出發(fā)前部分代表在上火車前合影:(右起)馬敘倫,、包達三,、雷潔瓊、閻寶航,、張絅伯,、盛丕華、胡子嬰(代表團秘書),、蕢延芳,。
1946年6月23日,以馬敘倫,、雷潔瓊等11人為代表的請愿團赴南京向國民政府和平請愿,,在下關火車站遭到特務暴徒襲擊,馬敘倫,、雷潔瓊等均被嚴重毆傷,。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下關事件”。我們試圖從當事者自己的記錄中,,還原這一事件……
民主人士呼吁和平
1946年5月26日,,中國民主促進會和上海人民團體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招待重慶來滬的民主人士,郭沫若,、茅盾,、沈鈞儒、柳亞子,、陶行知,、沙千里、馬寅初,、黃炎培,、李公樸、閻寶航,、梁漱溟,、胡厥文、吳耀宗,、施復亮,、章伯鈞、章乃器以及馬敘倫,、王紹鏊,、嚴景耀等出席。會上討論了如何發(fā)動群眾力量以制止發(fā)生全面內戰(zhàn)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目前時局緊急,“非立即停止內戰(zhàn)實不足以救中國于水深火熱之中”,,于是,,當場決定聯(lián)合滬地愛國民主力量,,組織舉行上海人民反戰(zhàn)運動大會,并推舉馬敘倫等9人負責籌備,。
馬敘倫受命立即連續(xù)召集籌備會議,,商討有關行動計劃。至5月底召開第三次籌備會議時,,反戰(zhàn)運動大會的聯(lián)絡工作已大致完成,。“惟因開會覺慢不濟急”,,有人提出“當先有所表示”,,于是會議決定“先致書各政黨及馬歇爾”,呼吁和平,,同時提出“必要時當推代表赴(南)京”,。6月6日,發(fā)出由馬敘倫,、陶行知,、王紹鏊、閻寶航,、胡繩,、宦鄉(xiāng)等164人聯(lián)名的呼吁和平的公開信。
但是,,除了中國共產黨立即復函表示堅決支持外,,蔣介石國民黨和美國政府都置之不理。在發(fā)出聯(lián)名公開信的同時,,民進負責人馬敘倫,、王紹鏊、林漢達,、周建人,、許廣平及其他知名人士郭沫若、吳晗,、吳耀宗等紛紛在《周報》《民主》《文萃》《群眾》及《文匯報》上發(fā)表文章,,強烈譴責蔣介石的內戰(zhàn)罪行和美國政府表面調停、暗中支持蔣介石內戰(zhàn)的反動立場,。馬敘倫表示,,對蔣介石來說,15天停戰(zhàn)“根本上不是停戰(zhàn)而是休息幾天”,;周建人說:“15天的停戰(zhàn)只是進一步的攻勢準備,。”他們認為,現(xiàn)在全國人民需要的是“無限期的停戰(zhàn)”“長期和平”,,而不是局部的、暫時的休戰(zhàn),。
民主人士正告國民黨當局不要再做武力統(tǒng)一的美夢:“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無論在哪一天,你發(fā)動內戰(zhàn),,你就要為人民所唾棄,,人民就要不惜用一切手段來反抗你!”他們認為,,美國政府在軍事上大力支援蔣介石集團是造成中國內戰(zhàn)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政府必須徹底改變對華政策,必須立即從中國撤退全部軍隊,,中國問題讓中國人民自己解決,。民主人士呼吁全國人民行動起來,制止內戰(zhàn),,“只有人民發(fā)揮出力量來的時候,,內戰(zhàn)才會停止”。
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和團員董必武,、陸定一,、鄧穎超聯(lián)名復函馬敘倫、陶行知等,,表示支持反對內戰(zhàn):“敝黨決愿本一向和平民主團結統(tǒng)一之職志,,進行談判,并盼能從此長期停戰(zhàn),,永息戎爭,,俾使政協(xié)決議整軍方案得以順利實行,斯為國家之福,,人民之幸,。惟前途困難正多,尚祈諸先生再接再厲,,制止內戰(zhàn),,挽救國運于阽危,張民主之大義,?!?/p>
和平請愿團的組成
然而,由于蔣介石無視人民的呼聲,,內戰(zhàn)危機進一步加劇,。在這一情勢下,民進及上海人民團體聯(lián)合會等組織一致決定,以上海人民反內戰(zhàn)大會的名義,,正式推派代表赴南京呼吁和平,。
1946年6月10日,馬敘倫在紅棉酒家召集反戰(zhàn)運動大會籌備會會議,,商討推派代表事宜,。14日,馬敘倫向民進理事會報告這一工作時說:“目前內戰(zhàn)雖暫告表面停止,,然前途如何實難預知,,因之全國人民反對內戰(zhàn)大會主張推代表赴京呼吁和平,并說這次推派的代表人選應以滬上工商界士紳為主,,欲使馬歇爾明曉人民之意志,。”他向理事們說:“希望本會同人更能堅強發(fā)出全力,,以支持本次運動,。”理事們一致表示支持,,并當場決定捐助赴南京代表費用40萬元,。
理事會決定,由馬敘倫,、蕢延芳,、盛丕華、雷潔瓊,、包達三,、張絅伯、閻寶航,、吳耀宗及胡厥文等9人為和平請愿代表,,他們和上海學生和平促進會選出的兩位學生代表陳立復、陳震中共11人,,組成上海人民團體代表團(又稱和平請愿團),,由馬敘倫擔任團長,另請胡子嬰,、羅叔章兩人任代表團秘書,。會議還決定組織群眾集會歡送代表赴京,會后舉行反內戰(zhàn)大游行,。
有關組織反戰(zhàn)運動大會直至推派代表赴(南)京呼吁和平等一系列事宜,,馬敘倫所作備忘錄中有以下記載:
1946年4月,蔣介石決心以東北問題重啟內戰(zhàn),。
5月25日,,赴海南飯店為民進約民工同盟諸領袖及東北建設協(xié)會上海分會閻寶航等商量遏制內戰(zhàn)事,。
5月29日,胡厥文,、陶行知,、沙千里、林漢達,、陳巳生,、嚴景耀、羅叔章,、徐伯昕來晚飯。
5月31日,,赴包達三,、盛丕華之約于王商協(xié)會,到者有張絅伯,、吳耀宗,、閻寶航、馬寅初,、謝壽天,、王卻塵、沙千里,、閔剛侯,、許廣平、胡子嬰,、羅叔章,、孫曉林,商定與蔣介石書,,勸即停戰(zhàn),;并致美使馬歇爾書,指明中國內戰(zhàn)實由美國資助蔣介石及代為運輸所造成,。致蔣書由我起草,。
6月10日,在紅棉酒家推選赴京代表,,俞寰澄,、胡厥文、張絅伯,、閻寶航,、雷潔瓊及我當選。
6月14日,,在紅棉酒家與張絅伯,、盛丕華談入京事,,俞寰澄不就代表,絅伯亦有可疑,。余為絅伯析其疑,,丕華是之。
6月17日,,赴蕢延芳家晚飯,。(上海人民團體)聯(lián)合會聯(lián)絡組假余寓商事。19,、20日又集余家辦事,。
6月21日,為赴京事在紅棉酒家商談,,到蕢延芳,、胡厥文、吳耀宗,、包達三,、張絅伯、雷潔瓊(閻寶航未到),,決定23日起程,。
6月22日晚,蕢,、盛來謂本日勞工協(xié)會對蕢致攻擊,,蕢思更期,余力主不可,。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下關事件 當事者 抗日戰(zhàn)爭 和平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