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崇文門:古代“稅門”
崇文門是地鐵2號線上的一站,。崇文門經(jīng)歷元,、明,、 清三朝古都,它位于北京市今崇文門內大街南口處,。崇文門箭樓于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炸毀,甕城于1952年改善地區(qū)交通時拆除,,崇文門城樓于1959年修建北京火車站前道路時拆除,。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城門改建,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建成,。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重修并加筑甕城,,改名崇文門,取《易經(jīng)》“文明以建”“其得剛健而文明”之意,,與宣武門相對稱,,左文右武。崇文門既是走酒車的門,,又是收稅的地方,。明清時將京師稅務衙門設于此地,征收商稅,,其稅收居全國之首,。乾隆年間和珅就在崇文門當過稅監(jiān)。后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撤消,。
崇文門城樓面闊5間,,39.1米寬,進深24.3米,;樓臺高35.2米,,重樓重檐,歇山式城樓,,屋頂是灰色筒狀綠琉璃瓦檐邊,。崇文門是京師九門之一,元代稱文明門,。明永樂十七年,,南城墻南遷0.8公里,仍辟文明門,,為舟車客商往來的樞紐之地,。元代的文明門,在當時又叫哈達門,。諧音為“哈大門”,、“哈德門”。趙新義 文并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崇文門 稅門 三朝古都 哈大門 哈達門 哈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