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一百幅宋畫:帶你領略國畫之美
花 鳥 卷
《白薔薇圖頁》 宋,,馬遠,,絹本設色,26.2cm×25.8cm
白薔薇花開碩大,,枝葉繁茂,,顯得光彩奪目。畫家以細筆勾出花形,,用白粉暈染花瓣,,以深淺汁綠涂染枝葉,,筆法嚴謹,一絲不茍,,畫風清麗,、活潑,頗具生氣,,代表了南宋畫院花鳥畫的典型風貌,。
《杏花圖》,,宋,,趙昌,絹本設色,,25.2cm×27.3cm
盛開的碧桃紅白相映,,雖然畫面上僅繪桃花兩枝,但它的繁花簇簇,、苞蕾盈枝則透露出濃郁的春意,。整幅畫面賦色淡雅,自然生動,,體現(xiàn)了宋代冊頁畫小中見大的風貌,。
《白頭叢竹圖頁》 宋 紈扇頁,絹本設色,, 縱25.4cm,,橫28.9cm
小竹數(shù)竿,,清翠嫩綠,,兩只白頭鵯棲于枝頭,一只低頭梳理羽毛,,一只遙視前方,。竹用雙鉤填彩畫法,筆墨縝密嚴謹,,色調沉著,。山雀用淡彩層層暈染,,再以尖毫細筆繪出絨羽,刻畫準確,,富有毛絨的質感,。
《花籃圖頁》 南宋 李嵩,,絹本設色,19.1cm×26.5cm
竹籃編織精巧,,里面放滿了各色鮮花,,有秋葵、梔子,、百合,、廣玉蘭、石榴等,,小小的花籃折射出繁花似錦的大自然——美麗,、多樣、蓬勃,、朝氣,,讓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親切,畫家對自然,、生命的熱愛和關注亦油然絹上,。
《海棠蛺蝶圖頁》 宋 絹本設色 縱25cm,,橫24.5cm
陽春三月,蛺蝶翩翩起舞于海棠花枝間,,畫家著重表現(xiàn)海棠在乍起的春風中花枝招展的動感瞬間,,通過描繪有形的花葉,成功地渲染出了無形的醉人春風,,和雋永的春意宋代花鳥,。這類作品所繪形象逼真,筆法活躍構圖疏密得體,,給人以清新活潑之感極富生活情趣,。
《榴枝黃鳥圖頁》 宋,絹本設色,,24.6c×25.4cm
深秋時節(jié),,石榴露出累累的果實。石榴葉由綠變黃,,或枯萎,,或被蟲蛀蝕,體現(xiàn)出秋日的蕭瑟,。一只肥碩的黃鸝銜著小蟲棲于榴枝上,,顯得悠哉悠哉。黃鸝鳥的羽毛經淡赭,、黃色暈染后,,再用白線勾描,片片羽毛一絲不茍,,近于“沒骨”,。
《芙蓉錦雞圖》,,絹本設色,,縱81.5厘米,橫53.6厘米,, 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全圖設色艷麗,,繪芙蓉及菊花,芙蓉枝頭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錦雞,,扭首顧望花叢上的雙蝶,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錦雞的動態(tài),。五彩錦雞,、芙蓉、蝴蝶雖然均為華麗的題材,,但如此構圖便不同于一般裝飾,,而充滿了活趣。
《梅竹雙雀圖頁》 宋,,絹本設色,26c×26.5cm
綠竹叢中逶迤伸出白梅兩枝,,清麗冷艷,。兩只鴝鵒棲于枝頭,翹首顧盼,。鳥羽用細筆勾描,,然后以墨或淡彩暈染,近似“沒骨”法,。梅花用白粉和淡黃色鉤填,,層次豐富。竹葉用雙鉤法勾勒輪廓,,隨后染以花青,、汁綠、赭石等色,。
作品描繪隆冬的黃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棲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構圖上把雀群分為三部分:左側三雀,已經憩息安眠,,處于靜態(tài),;右側二雀,乍來遲到,,處于動態(tài);而中間四雀,,作為此圖的重心,,呼應上下左右,串聯(lián)氣脈,,由動至靜,,使之渾然一體。
《秋柳雙鴉圖頁》 宋,,梁楷,紈扇頁,,絹本設色,, 縱24.7cm,橫25.7cm
以渴筆焦墨繪一節(jié)斷裂的枯柳,,三兩根枝條昂揚向上又飄拂而下,,突兀地將整幅扇頁中分為二,構圖大膽,,以奇致勝,。大片空白處淡墨暈染出的薄云滿月,給空谷春山平添了幾分神秘,。初升的月亮驚起的兩只山鳥奮飛呼鳴,,打破了夜空的靜寂,老柳雖然細弱,,枝條卻仍堅韌,,使觀者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搏動。
《紅寥水禽圖》,,宋,,徐崇矩,紈扇,,絹本設色,,縱25.1厘米,橫26.8厘米
徐崇矩是徐熙的孫子,?!缎彤嬜V》云:“畫克有祖之風格。熙畫花竹禽魚,,蟬蝶蔬菜之類,,極奪造化之妙。一時從學者,莫能窺其藩也,。崇矩兄弟,,遂能不墜所學。作仕女益工,,曲眉豐臉,,蓋寫花蝶之余思?!贝藞D狀水禽棲于枝上,,雙目凝注于水里的游蝦之態(tài),最為俊逸可喜,。
《群魚戲藻圖頁》 宋,,紈扇頁,絹本設色,,24.5cm×25.5cm
小魚歡快地游戲于荇藻之間,。魚身用沒骨法墨染而成,線條圓渾流暢,;黑脊與白肚之間過渡自然,,口、眼,、鰭,、尾刻畫立體逼真。魚的游向各異,,遠近分明,,荇藻輕靈富于動感,構圖生動活潑,,是宋人畫魚的名作,。
《疏荷沙鳥圖頁》 宋,絹本設色,,縱25cm,,橫25.6cm
殘敗的荷葉暗示了秋日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蓮蓬橫出畫面,,鹡鸰棲止于蓮梗上,側首注視著上方的一只小蜂。鹡鸰與蓮蓬巧妙地平衡了蓮梗的兩端,,而鹡鸰目向小蜂的視線,,則帶動了觀者的視線落于畫面上方,這種布局使畫面顯得既穩(wěn)定又生動,。
《水仙圖頁》 宋,,紈扇頁,絹本設色,,24.6cm×26cm
水仙花開,,嬌嫩可人,葉片清瘦羸弱,,飄逸瀟灑,,四展卻不零亂,將畫面有序地分割成五個部分,,花蕊處于中心偏上位置,,奪人視線,又不致于沉悶,、單調,。花瓣以尖細之筆勾勒輪廓,,再染白粉,,用橘黃點染花蕊。設色淡雅清逸,,給人以香遠益清的舒適感受,。
《秋塘雙雁圖》 北宋 佚名 絹本設色,,170×167cm, 臺北故宮藏
淺灘洲岸上的雙鵝,,在微微風意中,,一只仰天引頸而望;一只蹲伏在紅蓼下理翎,。與二只或掠空飛過,;或佇足蓮桿上棲息的翡翠,交相呼應,。 畫中描畫精準,,強調畫面中央空曠平遠的構圖意念,皆可將本畫作定為北宋徽宗朝畫院之作。
《香實垂金圖》 宋 佚名 設色絹本 縱24.3厘米 橫27.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柑橘兩枚,,碩壯之極,。畫法雙鉤設色,敷色暈染,,工力俱深,,葉色之嫩老,香實之垂金,,傳神畢肖,。果葉疏密有致,正側偃斜,,卷曲掩映,,深有空間感。
編輯:陳佳
關鍵詞:一百幅宋畫 帶你領略 國畫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