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直擊湖北受困群眾轉移:村民爬樹堅持2小時獲救
1日傍晚7時左右,,新洲區(qū)鳳凰鎮(zhèn)鄭園村陶家灣舉水河西堤發(fā)生潰口,。
7月2日凌晨2時許
宋渡村幾十人等待救援
舉水河發(fā)源于大別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經(jīng)湖北麻城市,、新洲區(qū),、黃岡市團風縣,,在團風境內注入長江,素有鄂東第一河之稱,,是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新洲區(qū)水務局局長周天喜說,6月30日14時至7月2日8時,,新洲鳳凰鎮(zhèn)降雨332.9毫米,,歷史罕見,。同時,上游麻城降雨高達392.2毫米,。有水文記錄以來,,從沒有過的上下游暴雨疊加,從沒有過的超高水位,,導致舉水河新洲段跳漲,。據(jù)介紹,舉水自1953年才有水文記錄,,本次洪水已突破了1991年的歷史最高水位33.11米,,達到33.58米,堤防壓力巨大,。
昨日凌晨2時許,,長江日報記者搭上一臺消防救援車,趟過漫水的國道,,于昨日凌晨2時40分左右到達三店街宋渡村,。
舉水河流經(jīng)新洲區(qū)時有一處延綿數(shù)里的沙洲,古稱“舉洲”,,現(xiàn)在稱“宋渡島”,。主島上有一個行政村叫宋渡村,。300多戶人家,、1500余居民,分6個自然村落住在島上,。此島位于舉水河中間,,年年夏季漲水很容易被淹,今年這場暴雨讓習慣了夏季離島居住的群眾也被突如其來的水勢震驚了,。
宋渡村利子灣84歲的肖愛榮婆婆是第一船救出來的,,肖婆婆家里房子兩層半高,出來時一樓已被淹了一米多深水,,灣子里還有幾十人等待救援,。
7月2日凌晨4時許
村民爬樹堅持2小時獲救
凌晨4時許,大雨滂沱,,2條救生艇迎著激流,,向數(shù)公里外隱藏在夜幕中的涂河村挺進。
30分鐘后,,救生艇帶回了好消息——消防官兵深入村落搜救,,意外在1棵槐樹上發(fā)現(xiàn)1名村民。當時,,這名村民騎在樹杈上,,雙手緊緊抱住樹干,,神色驚恐。消防官兵使用救援梯將村民從樹上平穩(wěn)接上救生艇送回安全地帶,。
長江日報記者在岸邊看到,,這位村民衣著單薄,冷雨中凍得說不出話來,。消防官兵脫下隨身衣物,,將他的雙腿裹住,抬進后勤車取暖,,并遞上牛奶,、火腿腸。
獲救村民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叫郭新亞,,42歲,獨居在涂河村,。前晚,,大水沖至家門口,很快就過了腰,?!耙婚_始我站在水里,后來太冷了,,就爬到樹上,,起碼在樹上堅持了2小時?!彼f,,自己從始至終都相信會有人趕來救援,從沒有放棄的念頭,。獲救后,,面對消防官兵,他連聲感謝,。
7月2日7時許
卡車充當?shù)虊味伦⒖?/strong>
1日20時38分,,駐漢空軍某部接到救援命令,200余名官兵,、20余臺救援車連夜奔赴災情最嚴重的潰口所在的鳳凰鎮(zhèn)陶家灣,,他們是第一批抵達災區(qū)的部隊。22時54分,,第一梯隊100余人迅速趕到救災現(xiàn)場,。23時,第二梯隊100余人火速到達現(xiàn)場增援,。25歲的廖遠富是貴州赤水人,,他向長江日報記者描述了驚心動魄的搶險場面,。他和政委李云東都在第二梯隊,當他們到達現(xiàn)場新洲鳳凰鎮(zhèn)陶家灣后,,只見鋪天蓋地的洪水向村莊洶涌而去,,而此時第一梯隊由隊長唐峰帶領的百余官兵分成兩個小組,正在負責沙袋裝運和裝填,。由于潰口寬,,水流急,一時無法實施填堵,。通過反復觀察試探,,看到潰口邊有卡車沒有被沖走,李云東果斷命令小廖他們將所有車輛裝滿沙袋,,增加重量,,駕車逆流而上,用車體充當?shù)虊??!爱敃r站在邊上看水還是很急的,心里說一點不怕是假話,,不過當看到政委堅定而自信的眼光,,我第一個向潰口處開去?!?廖遠富說,,他的車一啟動,后面兩輛車也跟著開進來了,?!皩④囃:煤?,能感覺到水的沖擊力,,抬眼向外看去,車并沒有被水沖動,,成功了,!沒想到,這一辦法還真管用,,不僅堵住了1.2米深的急流,,而且為修筑堤壩爭取了寶貴時間?!?/p>
堵住潰口后,,救援組又迅速成立了兩支臨時搜救隊,駕駛沖鋒舟上屋頂,、進危樓,,搜救被困群眾,,在過去的10多個小時中,該部隊官兵搜救出70多名被困群眾,。
7月2日8時許
當?shù)卮迕襁B夜搶修保電力
宋渡村在鳳凰鎮(zhèn)以東,,在地圖上看也有至少7公里的車程。長江日報記者決定折回東河大橋再選擇318國道繞進鳳凰鎮(zhèn),。當?shù)匾晃磺裥崭刹孔愿鎶^勇開車和記者一起去查看水情,,此時106國道已成了一片“湖”,記者第一次感受到危險這樣逼近,。昨日凌晨約4時,,記者涉險到達設在邾城城北工業(yè)園的防汛總指揮部。據(jù)了解,,舉水支流東河邾城街龍橋河,、程新寨河段堤防漫水,進入邾城街城北村,,漬水最深達1.2米,。市委、市政府,、武漢警備區(qū)先后調集武警消防官兵,、海軍工程大學、空軍預警學院,、空軍導彈某旅,、武漢軍械士官學校、駐漢空軍航空兵某部共1000多官兵,,到新洲開展搶險救災,,搶筑成第二道防水堤,保證了邾城街城北村的安全,。
昨日8時,,記者決定試著從國道318開往鳳凰鎮(zhèn),出乎意料既無淹水也無擁堵,,順利到達了鳳凰鎮(zhèn)政府,。然而此時又發(fā)現(xiàn),車也僅僅只能到此為止,。鳳凰鎮(zhèn)政府所在地廣場上停滿了車,,雨依然很大。而廣場周圍一些店鋪依然在開門營業(yè),,并沒給人秩序混亂的感覺,。
昨日10時15分,新洲雨勢變大,記者沿堤抵達鳳凰鎮(zhèn)鄭元村陶家灣潰口附近,。舉水河南北走向,,鄭元村的陶家灣和郭家寨在舉水河堤西邊。1日晚7時許,,68歲的朱利華正在吃晚飯,,還剛只吃完一碗,只聽外面有人大喊“走人,,發(fā)水了”,,他聽到后趕緊送走了老伴,來不及搶什么東西,,跑上了河堤,,看著水就涌來了。他說,,他家離堤岸四五十米,,在灣子里算是高的,水從潰口處涌進來后向低處沖了幾百米,,才折返淹到他家,。他家一樓三米挑高,淹了一半,。朱利華昨天站在河堤上,,他的身后就是106國道的舉水河大橋,向北再走一百多米就能到達潰口,。沿著朱利華指點的方向,,記者沿堤走了六七十米,看到一處新筑起的堤壩,,堤東側是流速較急的舉水,,堤西則是陶家灣“正街”。
陶家灣的民居由南向北一排排順堤而建,,大多是兩層的小樓,,現(xiàn)在全都泡在水里。
7月2日凌晨零時多,,夜黑如墨,,暴雨如注。李集供電所鳳凰農(nóng)電服務站的朱春喜披著雨衣,,冒著大雨,帶上工具,,開始了搶修任務,。
凌晨3時左右傳來不好的消息,鄭元村無水無電通訊中斷。朱春喜在救援搶險中正負責巡視鄭元村前受災地10kV線路,,離他家里也就是3—5里地,。李集供電所所長劉劍知道他家里的情況,讓他趕緊回家看看,,但他并沒有回,,繼續(xù)奮戰(zhàn)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他神色堅定的對所長說:“房子如果沖毀了,,我回去也幫不上忙?,F(xiàn)在最重要的是讓老百姓恢復用電,開展災后自救,?!?/p>
國網(wǎng)武漢新洲供電公司負責人表示,在這次受災嚴重的鳳凰鄭元村和三店涂河村還有許多和朱春喜一樣的“大禹”們,,正是他們過家門而不入,、舍小家為大家,才換來了災區(qū)的燈火通明,。
7月2日11時許
孕婦驚魂一夜化險為夷
昨日中午11時許,,又一批近10名被困村民被救出,記者見到了一位孕婦,?!澳鷳言袔讉€月了?”記者上前詢問,。脫離險境,,她的神色明顯舒緩下來,然而,,她的回答令記者大吃一驚:“幾個月,?我今天的預產(chǎn)期?!彼胁倮?,28歲,家住涂河村,。和丈夫育有一個女兒,,如今已經(jīng)4歲,肚子里的是夫妻倆的“二寶”,。
“去醫(yī)院產(chǎn)檢,,醫(yī)生說的預產(chǎn)期就是7月2號。前幾天去醫(yī)院,,醫(yī)生還建議我提前幾天住院,?!辈倮錄]在意,沒想到卻度過了驚心一夜,。她告知記者,,前日白天雨勢已有些大,但自己和家人并未想到會發(fā)生潰口險情,,還是耐著性子想等雨小下來再去醫(yī)院,。沒想到,當日22時,,村干部上門通知:舉水河河堤潰口,,所有人都必須疏散到自家二樓,盡量不要出門,。
“明天就是預產(chǎn)期,,這可怎么辦!”婆婆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硬著頭皮沖出去,?看著自家門口漫過小腿的河水,一家人很快放棄了這個危險性極高的念頭,。
“沒別的辦法,,只能等了?!辈倮湔f,,自己就此度過了懷孕以來最難熬的一個夜晚,“擔心得吃不下飯,,也完全睡不著覺,。我趴在二樓窗子上看了一晚上,苦巴巴等待救援”,。
“來了,,消防隊員來了!”昨日中午,,從二樓看到消防官兵駕駛救生艇趕來,,操利珍興奮地喊出了聲。
記者撐著傘將這位剛剛經(jīng)歷驚魂一夜的孕媽媽送上去往新洲城區(qū)的擺渡車,。操利珍高興地說:“到了城區(qū),,馬上住院,好好迎接寶寶的出生,?!迸R上車前,她又打趣說道,,這次化險為夷,,除了感謝消防官兵及時趕到,,還要感謝自己肚里的“二寶”,?!皩殞氁渤恋米猓瑳]急著出生,?!彼χf。
7月2日15時許
大巴司機徹夜轉移群眾
昨日凌晨2時至15時許,,長江日報記者在東河大橋現(xiàn)場目睹百余名村民被消防官兵營救,。當?shù)谝凰揖壬П豢ㄜ囘\達現(xiàn)場時,無需消防官兵言語,,家住災區(qū)的居民們自發(fā)上前,,與消防官兵合力從車上扛下救生艇。此后,,每一艘救生艇運達,,都能看到警民合力扛艇的場景。幾名村民自告奮勇,,協(xié)助消防官兵畫出詳細的村灣分布圖,,推動救援力量高效運轉。
45歲的鮮運祥是湖北省客集團盛世通公司一名大巴車司機,。公司派了2輛大巴車趕來,,一趟就可以轉移70多名受災村民。前晚11時就到現(xiàn)場待命,,鮮師傅一夜沒合眼,,早飯也沒來得及吃,一心從消防官兵手中接應救出的村民,,將他們轉移到新洲城區(qū)安全地帶,。他直言:“這一趟活和以往不一樣,村民們什么時候安全轉移完,,我就什么時候下班,。”
安置房里孕婦安心待產(chǎn) 兩菜一湯比家里還好吃
本報訊(記者馬振華 通訊員周鋼)“在這里有免費三餐吃,,有學生宿舍住,,基本的生活不是很愁,就是牽掛家里的房子,,怕房子倒了,。”昨日15時許,,長江日報記者趕到新洲區(qū)鳳凰鎮(zhèn)中心小學安置點,,凌晨從災區(qū)轉移到此的楊元嘴村村民曾橋英對記者表示,,對安置條件滿意。
兩菜一湯比家里還要吃得好些
今年55歲的曾橋英一家8口人是昨天凌晨被安置在鳳凰小學居住的,,她告訴記者,,他們家的房子地勢比較低,是最先被淹的,。好在村委會提前有防范,,也做了準備,洪水剛剛進屋他們就來到了家里,,要求我們馬上轉移,。“當時是凌晨兩點多鐘,,估計村干部一夜都沒有睡覺,。”曾橋英說,。
曾橋英凌晨2時許與130多村民一起,,被民政部門集中安置在鳳凰鎮(zhèn)中心小學。寬敞明亮的學生公寓被臨時改成了安置點,?!懊裾刹空疹櫸覀兎浅W屑殻覀冾I到了新棉被,、被單,。”曾橋英說,。
她告訴記者,,昨天早上吃的是小籠包子和稀飯,中午和晚上都是兩菜一湯,,葷素搭配,,有花菜燒肉、榨菜肉絲,,還有番茄雞蛋湯等等,。“這里的伙食比我們家里還好,,政府想得十分周到,。”曾橋英說,。
羅紅秀在安置點里安然待產(chǎn)
今年32歲的羅紅秀第二胎的預產(chǎn)期是本月20日,,昨天凌晨她和老公、11歲的兒子及婆婆一道被民政干部接到了鳳凰小學安置點,,住進了學生公寓,。
得知羅紅秀正在待產(chǎn)期,,新洲區(qū)民政局特地為她安排了一張單人床,還在飲食方面給予了特殊照顧,。安置點24小時有人值班,,每天都會有值班人員前來看望她?!捌鋵嵲谶@里待產(chǎn)比家里還好,,有這么多人照顧我,,在這里待產(chǎn)放心了,。”羅紅秀說,。
受災村民住進臨時帳篷
鄭元村村民郭志民昨日中午與村里80多戶受災村民,,第二批被安置到鳳凰小學。他說,,由于房子被淹,,村民們有家不能回,好在還有地方臨時過渡,。
由于學生宿舍已經(jīng)住滿,,村民們居住成了問題。昨日15時左右,,民政部門緊急調撥了一批救災帳篷,,運送到了鳳凰小學。過了一個小時,,帳篷搭建完畢,,村民們順利入住,。
新洲區(qū)民政局表示,截至昨晚8點,鳳凰小學已經(jīng)集中安置了該鎮(zhèn)240余名受災群眾,。
本報記者林敏 劉智宇 董曉勛 馬振華 通訊員周旺 羅義軍 潘霞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湖北 受困群眾 轉移 村民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