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首義槍聲首義槍聲
紅色之源:中國共產黨在上海開創(chuàng)的若干第一
《曙光》(油畫)石奇人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
王劍虹與丁玲
平民女校
俞秀松在北京留影及給家人的信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指導工人罷工
上海,,具有深厚的革命歷史傳統(tǒng),,其紅色基因滲透在繁華都市的血脈深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早期共產主義者開展了有聲有色的初期革命活動,。上海誕生了中國革命史上的許多“第一”:中國的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中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第一個總機關——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所培養(yǎng)婦女干部的學?!矫衽?。從這里走出一批早期青年、婦女和工人運動的革命骨干,,上海無愧是培養(yǎng)革命志士的搖籃,,中國革命的紅色之源。
民主革命時期,,上海創(chuàng)造了多個“紅色第一”,,這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偶然,而是石破驚天的歷史的必然選擇,。近代上海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華洋雜居的政治格局,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孕育和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紅色起點的輝煌,。
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0年2月19日,,已到農歷新年除夕,上海弄堂的空氣中彌漫著食物與煙火的混合氣味,。那天下午,,陳獨秀卻孤身一人,悄然走進坐北朝南雙開間的兩層石庫門樓房——法租界環(huán)龍路老漁陽里2號,。1919年6月,,他因在北京新世界散發(fā)《北京市民宣言》的傳單而被捕,在各界聲援下,,方于9月出獄,。回首往昔,,展望新年,,陳獨秀內心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愈益堅定。此時,,上海云集了陳獨秀,、陳望道、李達,、李漢俊,、沈雁冰等一批立志革新的知識領袖。在歷史的峰回路轉間,,這批先賢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上海特色,。
由于上海的“一舉一動可以影響全國”,這里成了追求進步的青年最向往的地區(qū)之一,,許多年輕人脫離家庭和學校,,到上海尋找進步出路。領導浙江一師學潮的俞秀松便是其中進步青年的代表,。在北京大學旁聽期間,,經李大釗推薦,1920年3月,,21歲的俞秀松來到上?!缎瞧谠u論》社(李漢俊主辦)工作。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俞秀松是黨組織中最年輕的成員之一,。在黨組織籌建期間,陳獨秀提議可以參照蘇俄少年共產黨的模式,,“組織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為中共的后備軍,或可說是共產主義預備學?!?。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團員有俞秀松,、施存統(tǒng),、沈玄廬、陳望道,、李漢俊,、葉天底、袁振英,、金家鳳等8人,。受陳獨秀的委托,俞秀松擔任書記,,他是中國團組織主要創(chuàng)建人之一,。團的機關設在新漁陽里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
青年團成立初始就和共產黨的事業(yè)休戚與共,。當時共產黨是秘密組織,青年團是共產黨的半公開組織,。新漁陽里6號是青年團所在地,,老漁陽里2號是黨部所在地。大家稱黨為本校,,稱團為預校,,黨的許多活動以團的名義開展,許多黨員保留著團籍,,同時參加黨,、團組織的活動;許多會議與革命活動是黨,、團聯(lián)合舉行的,;在團和黨的關系上,團接受黨的領導,。這也奠定了青年團緊跟共產黨,,成為黨的忠實助手的良好基礎。
上海的共青團組織建立后,,俞秀松還撰寫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并將章程寄給各地共產主義者,建議各地建團,。不久,,李大釗開始在北京籌建社會主義青年團,最早的團員有鄧中夏,、何孟雄,、張國燾,、劉仁靜等人。1920年10月底,,毛澤東在長沙成立團組織,,新民學會的郭亮、夏曦,、羅學瓚,、肖述凡等人是最早的團員。在建團初期,,年輕的毛澤東就非常重視團員的政治質量,。1920年長沙第一師范學生張文亮的日記曾記載:“十一月二十一日,會見毛澤東(在通俗館),,囑此時青年團宜注意找真同志,;只宜從緩,不可急進,?!?/p>
在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倡導下,北京,、武漢,、長沙、廣州,、天津等地陸續(xù)建立了團組織,,團員發(fā)展到1000多人。在此基礎上,,1921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建團過程中,上海團組織客觀上起到了發(fā)起與指導的核心作用,。1921年11月,,重新制定團的臨時章程規(guī)定:“正式中央機關未組成時,以上海機關代理中央職權,?!?/p>
為了掩護革命活動,培養(yǎng)干部和輸送優(yōu)秀青年,,1920年9月,,在團的機關所在地新漁陽里6號,還公開創(chuàng)辦了外國語學社,,可以說,,這是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黨校和團校。上海團組織在外國語學社發(fā)展了最早的一批團員,。從1921年4月開始,,任弼時,、劉少奇、肖勁光,、彭述之,、羅亦農、汪壽華等20余名學員分三批被派往莫斯科東方大學深造,,為共產黨培養(yǎng)了一批骨干力量,。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初創(chuàng)的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迅速壯大,。1921年3月底俞秀松前往蘇俄,,出席了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大會上,,他闡述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產生,、中國青年革命運動情況、上海的工人運動以及全國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建立等情況,,受到與會代表的密切關注,。青年共產國際東方部書記格林贊譽,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國青年團中最好的一個”,,“上海的組織是中國的中心……完全是一個共產主義組織”,。
社會主義青年團像一塊巨大的磁鐵,把立志于改造舊世界的進步青年緊緊吸引在一起,,成為共產黨得力的助手。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上海 紅色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