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應給大學學費上漲立幾條規(guī)矩
近日,,廣東省調整高校學費標準的消息引發(fā)關注,。記者梳理發(fā)現,今年以來,,廣東省和江西省決定調整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海南和內蒙古也已召開高校學費調整聽證會。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全國已有十多個省份調整了高校學費標準。各地普遍強調,,學費漲幅考慮了居民經濟承受能力,。(中國新聞網)
大學學費未必不可以上漲。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尤其是高校辦學成本不斷提高,大學學費適當上漲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不無正當性,。對此,想必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但是,,大學學費不能想漲就漲,更不能想漲多少就漲多少,,學費上漲要有據可依,、有規(guī)可循,。
大學學費上漲
筆者建議,,為了防止大學學費亂漲價,教育部等相關部門應當明確訂立幾條規(guī)矩,,保證大學學費上漲做到適度合理,、公平公正。
其一,,公開高校辦學成本明細賬,,加強成本監(jiān)審。其中最重要的是生均教育成本,,即高校培養(yǎng)一名大學生究竟要花多少錢,。尤需注意的是,,一些高校種種鋪張浪費乃至由腐敗造成的損失,不能被計入生均教育成本,。
其二,,召開價格聽證會,聽取和吸納民眾意見,。大學學費關乎民眾切身利益,,按照規(guī)定,召開價格聽證會是必經程序,,而不能由高校與價格主管部門私自而定,。大學學費是否在居民可承受范圍之內,家長們的教育投資與收獲的回報是否相稱,,普通民眾最有發(fā)言權,。
其三,大學學費標準不得超過生均教育成本的25%,。我國高等教育實行成本分擔機制,,按照《高等學校收費管理暫行辦法》,“高等學校學費占年生均教育培養(yǎng)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25%”,,即高等教育成本的“大頭”由政府和高校承擔,,學生只承擔其中一小部分。25%是一條“政策紅線”,,無論什么理由都不能逾越,,去年6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2015年規(guī)范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再次明確“高校學費標準應嚴格按照不高于生均培養(yǎng)成本25%核定”,。
其四,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補助力度,,保證不讓任何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高等教育雖不是義務教育,但畢竟具有公益屬性,,況且,,我國高校絕大多數是公辦學校,肩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目前高校中特困生,、貧困生的比例高達20%以上,學費上漲會讓他們的處境雪上加霜,?!氨WC不讓任何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一句莊嚴的承諾,高校既然增收了那么多學費,,就該多拿出一些來資助貧困學生,。(晏揚)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大學學費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