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千年民俗事盡在方寸間 不能花的“花錢”
錢眼里蘊藏商業(yè)史
“重農(nóng)抑商”幾乎貫穿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大部分時期,,但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在明清時期這種禁錮有所緩解,,特別是在江南一帶,,對財富的追求已經(jīng)不是那么隱諱的話題,而這一時期,,相關的民俗錢也逐漸豐富起來,。
在這一時期,蘇爐所產(chǎn)的民俗錢就有一款正面為“一本萬利”四字楷書,,后面則是寶瓶,、罄、戟等組成的畫面,。據(jù)介紹,,“瓶”與“平”諧音,“罄”與“慶”諧音,,“戟”與“吉”諧音,,寓意平安吉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德通寶”,,根據(jù)歷史記載,明朝正德皇帝并沒有鑄造錢幣,。目前市場上能找到的“正德通寶”多為清代到民國時期鑄造的花錢,,又被稱作“壓勝錢”。
據(jù)清代俞典園《茶香室四鈔》所載:“國朝焦循《憶言》云,,泰州宮紫懸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價購求正德錢,,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為游龍,,佩之渡江河,,無波濤之厄。近遂有偽為求售者,,甚或錢背鑄一龍,,前此未聞,此康熙年間事也,。余幼時尚見以正德錢佩于腰首者,,近則無之矣。按正德游龍,,俗傳尚有此說,,其錢可鎮(zhèn)風濤,余亦嘗聞之故老也,?!?/p>
通過這段文字,,大致可以了解到清朝初期人們?yōu)榱硕珊0踩刨徺I“正德通寶”,,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當時雖然有海禁政策,,但民間商人仍愿意冒險追求財富。
除民間之外,,官方與商業(yè)相關的花錢也多有發(fā)現(xiàn),,而且年代可追溯到更早的時期。古代朝廷在開爐正式澆鑄之前,,往往會特意鑄制一種大錢,,喻義鎮(zhèn)災驅邪,求吉祥,,永鎮(zhèn)財富,,該錢為非流通硬幣,一般被收藏者稱為“鎮(zhèn)庫錢”,。由于五代時期的南唐國鑄過一種帶有“大唐鎮(zhèn)庫”四字的大錢,,故有此稱,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
鎮(zhèn)庫錢無論材質,、錢文均很精美,且鑄量甚微,,工藝甚精,,形制比一般錢幣大,為該時期鑄幣工藝之代表作,。
錢眼里看科舉文化
科舉自隋朝創(chuàng)立以后,,就成了當時很多寒門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徑,遂成為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的畢生追求,,并構成了社會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進入明清社會以后,醉心于此道而無法自拔的讀書人不計其數(shù),。
因而,,這種思潮在民俗錢上也得到了具體生動的體現(xiàn),“文星高照”“早登科第”“連中三元”“狀元及第”“獨占鰲頭”“五子登科”“位列三臺”“一品當朝”等錢幣就是追求科考,、仕途順暢的讀書人的必備之物,。
通過這些民俗錢,我們可以了解中國古代一些科舉文化,?!拔男歉哒铡敝形男侵傅氖恰拔牟恰保还湃艘暈榭婆e士子的守護神。古代科舉競爭激烈,,因此,,因科舉而興起的魁星信仰、文昌崇拜盛行一時,,特別是元明以后,,隨著科舉制度的普及,對于文昌帝君的崇拜更加普遍,。
古代科舉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個級別,,每個級別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和“狀元”,,合稱“三元”?!斑B中三元”是指同一個考生在三個等級的考試中都獲得第一名,,又稱“三元及第”。這是對參加科舉的士子的吉利贈言,,但在中國歷史上連中三元的人很少,,據(jù)考證,在中國科舉史上只有17人,。
“獨占鰲頭”成語典出元代《陳州糶米》:“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宾楊^原指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發(fā)榜時狀元站在此處迎榜,因此,,獨占鰲頭比喻位列第一,。
鯉魚躍龍門花錢上則有一只鯉魚在黃河龍門口的圖案,。龍門位于黃河從壺口而下的晉陜大峽谷最窄處,,今稱禹門口。在古代有傳說,,河中鯉魚若能跳過龍門,,就會化身為龍,因此,,在科舉考試中,,人們常用鯉魚躍龍門來比喻科舉及第,寄寓了人們美好的祝福與愿望,。
錢眼中的家務事
在“禮”的框架內,,婚姻自古以來就是兩個家族的大事,而民俗錢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清代浙爐鑄品的“螽斯衍慶”錢,,正面為“螽斯衍慶”,,反面為雙喜。螽斯是一種昆蟲,,產(chǎn)卵極多,。衍,延續(xù)之意,。其寓意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雙喜,兩個喜字重疊在一起,,原非字典中的字,。相傳宋代王安石在和馬家小姐完婚之時,又接到了金榜題名的圣旨,,不禁喜出望外,,遂提筆在大紅紙上寫出了一個雙喜字,喻義喜上加喜,。此刻洞房花燭,,金榜題名,可謂春風得意,,人生至樂也,。此后,這個傳說由王安石自創(chuàng)的雙喜字,,便大量出現(xiàn)在婚慶場合,,以此表達人們對新人的美好祝福。
洗兒錢是親友長者送給未滿月的新生兒祝福之錢,。因為新生兒在出生第三天需請接生婆“洗三朝”,,送洗兒錢都在這三天左右進行,因此名曰“洗兒錢”,?!顿Y治通鑒》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洗兒錢除了賀喜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者送給新生兒的壓邪護身符。
洗兒錢除了銅質之外,,還出現(xiàn)了銀質大花錢,,如“長命百歲”與壓歲錢可以通用。還有“長命富貴”“連生貴子”等
古代文娛生活較少,一般在文人雅士之間常會以飲酒,、下棋,、彈琴、作詩為樂,。而這些領域也都出現(xiàn)了與之匹配的民俗錢,。
行酒令錢在漢朝就出現(xiàn)了,在河北滿城漢墓中,,曾出土過不少有斷代標志的五銖錢,,其中內有20枚鑄有陽文數(shù)字從“第一”至“第二十”記數(shù)錢。
據(jù)介紹,,古人在參加宴會時,,每人各執(zhí)行酒令錢一枚,監(jiān)酒正則將與之相對應的酒籌錢放入籌筒,,經(jīng)搖動后取出一枚,,再根據(jù)上面記數(shù)報出何君所持數(shù)字,然后由所持者或罰酒或游戲,,這也是古代民俗的集中體現(xiàn),。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民俗 花錢 錢 方孔圓形幣 民俗錢 古代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