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倪志良:掂量好“無價”的社會價值
缺少了“仁”“義”等核心價值約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誰都無效用可言
最近,,有西方經濟學家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有錢不一定買到幸福,,但沒錢通常讓你感到更痛苦,。確實,,一定的經濟基礎是維持家庭幸福的基礎,但有些東西卻是金錢難以購買的,。
中國人常說,,“心安為鄉(xiāng)”的溫暖金不換,父母大愛千金不換,,孩子誠敬千金不換,,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包容、支持千金不換,。這諸多千金不換的親情,,鑄就了血濃于水的家風文化,也把感恩,、責任,、和諧融入華夏子孫的血脈中。跟親情一樣,,健康,、和諧人際、名望也無法得到準確的“定價”,。恰恰是這些無價的“非商品”,,決定著生活的質量與意義。忽視“無價”而致錯配生命資源,,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世界銀行曾明確指出:競爭性市場是人類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有效進行生產和產品分配的最佳方式。市場經濟承認“個人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之合理性,。家貧萬事難,,國貧易遭欺,發(fā)展是硬道理,。但經濟領域的金科玉律在文化,、社會領域并非真理。個人效用最大化原則不能在生活中簡單泛化,,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更不能堂而皇之到處流布,。親情、包容,、利他等若都被清晰標價,,無價被有價庸俗淹沒,生活之大美定會遠離,,生命之神圣定會坍塌,。
草生一秋,人生一世,。有的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奉獻是其人生寫照;有的人“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犧牲成就人生大義。從“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到“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再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美景、友誼,、自由皆是無價之寶,。這些價值拼在一起,構成的正是滋養(yǎng)我們,、引領我們的精神家園,。
無價之價,從社會角度而言更應重視,?!爱斶@個世界連最后一滴干凈的水,、一口干凈的空氣都沒有了,,錢還有什么意義呢?”一部熱映電影如此拷問觀眾,。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旦失去,,再多的物質進步也彌補不了此中代價?!袄衔崂弦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之德一旦丟去,我們將慘失共渡現(xiàn)代社會風險挑戰(zhàn)的精神依靠,。純凈的社會風氣,、崇高的道德水準、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正是這些“無價”,,讓社會進步體現(xiàn)出應有的含金量。
思想影響著行為,,過度強化有價之物在自我意識里的重要性,,便會造成“心為物役”的后果,這種心理反映在個人身上就是“向錢看齊”,反映在社會發(fā)展上就是“唯GDP論”,?!爸С帧煌霚嚯x’親情養(yǎng)老居住需求”“誠實守信和企業(yè)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從源頭貫徹綠色發(fā)展理念”……國人的這些真知灼見,反映出我國個人和社會的幸福觀,、發(fā)展觀在優(yōu)化轉變,。只有全社會都完成這種思想上的轉變,我們才可以說“幸福來敲門”了,。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老子在對名望,、財富與生命的掂量中,,悟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道理,。幸福經濟學家理查德也曾感慨:“個人效用最大化”的誤讀導致了諸多西方國家嚴重的社會問題,離婚率居高不下,,居民家庭責任感缺失,。缺少了“仁”“義”等核心價值約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誰都無效用可言,。惟掂量好“無價”,,生命方能至真,國家方能至善,。
(作者為南開大學財政系主任,、《幸福經濟學》課程負責人)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倪志良 社會價值 核心價值 心安為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