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代皇宮門禁森嚴連廚子都有腰牌
古代皇宮門禁森嚴,須持證出入。腰牌是中國古代官吏系在腰間證明其身份,,常用作出入宮廷備查的通行證。故而又稱“穿宮牌”,。明代對官吏所佩帶的腰牌有嚴格規(guī)定,不同級別,、身份的官吏佩帶不同制地,、形制的腰牌,不得僭越,,無牌不許擅入宮禁,,違者治罪。而廚子作為最貼近皇帝的人,,關系皇家安危,,所以對他們的管理要求格外高。
明代廚子銅牌
筆者收藏有一件專用于廚子使用的腰牌(見圖),。此腰牌直徑10厘米,,上冠一穿孔蓮邊,以備系絲絳懸掛,。腰牌兩面,,正面刻18字楷書“凡遇直宿者,,懸?guī)Т伺?,出皇城四門不用,廚子”,。背面刻有鯉魚兩尾,,一尾頭向上游,一條尾朝上舒,,兩魚一凸出如浮雕,,一凹下如糕模,設計巧妙,。
據(jù)考證,,歷代的皇宮守衛(wèi)都是及其森嚴的,如果擅自闖進宮的話,,隨時都有被殺頭的危險,。為了方便確認身份,于是就產生了腰牌這種古老的身份證,。廚子腰牌分為陰陽兩塊,,盤上的魚紋凸起是陽牌,,下陷的是陰牌?;蕦m守衛(wèi)和出入者各執(zhí)一塊,,檢查時只有兩塊牌子上的魚形花紋相互吻合,才能通過,。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來防止有人偽造憑證進入皇宮,,腰牌就是進入皇宮的通行證。
腰牌上“直宿者”指的是值班的廚子,,他一出了皇城就不起作用了,,也就不屬于這里面的人了,等你進來的時候再發(fā)你一個牌子,。作為皇帝身邊的廚子,,服侍皇帝日常飲食事項,更是細致嚴密,。無牌不許擅入宮禁,,違者治罪。而“皇城四門”說的不是北京紫禁城,,而是明朝故宮的四個門,,也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定都的南京。
明朝的銅器有個最大特點,,不管是黃銅還是紅銅做的,,都是發(fā)黑的黑里透點綠,綠里還透點黑,。另外這個銅腰牌是圓的上頭一個簡化的荷葉蓋,,如果要再稍微遠一點仔細觀察,上頭還有清晰的荷葉紋飾,,這是典型的明代特征,。
而清代的腰牌用木制成,為長方形,,上面刻有持牌者的姓名,、年齡、面貌特征和編號,,并注明制作年代及該人所屬衙門,。清代腰牌頗為有趣,在描述各人面貌特征時,,多為面黃有須,、面黃微須、面相微麻等,,在照相術未發(fā)明前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明清以來,,腰牌的品種不斷豐富,材質有象牙,、犀角,、玉、銅,、木等,,經(jīng)演化而來的腰牌為腰佩裝飾物,可分花鳥祥獸和山水人物圖案掛于腰間,,作為其裝飾物或賞玩品,,不同材質的腰牌彰顯不同特色。
編輯:陳佳
關鍵詞:古代皇宮 門禁森嚴 連廚子都有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