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喚醒“財商”可從校園教育起步
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zhì),擔子很重,、任務很有價值,,離不開有擔當?shù)慕鹑谄髽I(yè)為公益事業(yè)注入更多教育的能量。
何為“財商”,?簡單說,,就是現(xiàn)代人的理財能力。有論者稱“財商”是繼智商,、情商之后,,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年輕一代的財商如何,,財商教育是否應當加強,,是各界關注的熱點議題。日前發(fā)布的《中國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diào)查報告》,,用數(shù)據(jù)展示了“90后大學生”的財商特征,,出人意料的是,這一群體對提升財商素養(yǎng)的需求非常迫切,。
這份由清華大學,、螞蟻金服、清研智庫三方合作完成的公益性調(diào)查報告,,揭示出“財商教育”面對的一些基本狀況,。比如,大學生群體旺盛的理財需求,,與此形成矛盾的風險意識與專業(yè)化培訓的匱乏,,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意識的增強與若干財富誤區(qū)的存在,及消費習慣的不成熟,、“成人化”“社會化”等,。提高他們對金融產(chǎn)品的甄別能力,迫切需要從校園教育起步。
花錢大手大腳,、寅吃卯糧,,甚至透支信用卡數(shù)十萬元,這些見諸報端的大學生理財案例,,很多人都不陌生,。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不少大學生擁有了理財?shù)哪芰?,但卻沒有獲得理財所需的技能,。如果說“財商”的不足,在學生階段最多影響還款的遲早,,問題還不算太大,,可是假以時日累積下去,就會逐步影響未來的決策,,造成買房,、購車、炒股等“大事”的非理性,。
一個人的投資成敗,,頂多關乎家庭的幸福度;而一個群體的理財觀念,,將會關系到社會整體的財富增值能力,。相比其他領域的技能,財經(jīng)知識專業(yè)性強,,而且書本理論離實際操作還有不小距離,。這就要求我們的“財商教育”一方面要趁早抓起,從學校的公共課,、選修課開始著力,;另一方面也要務實引導,不能單純講些數(shù)理模型,,空談道理,。嘗試通過財經(jīng)企業(yè)的校園行、實習,、理財大賽,,趣味性、實戰(zhàn)性是提高校園“財商”的切實路徑,。
當然,,物極必反,強調(diào)理財能力絕不等于灌輸“唯利是圖”的價值觀,。貨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過分夸大理財對人生的作用,。校園教育針對的是人生觀剛剛形成的年輕人,教會他們識別K線圖,、組合投資的同時,,也要教會他們樹立投資者法治意識、風險意識,,在自己和家人能夠承受的范圍內(nèi),,“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財商”的培養(yǎng),,可以增進全社會的活力與福祉,同樣需要全社會共同的關心與支持,,需要學校,、企業(yè)、家庭多方面來努力形成合力,。提高國民的金融素質(zhì),,擔子很重、任務很有價值,,離不開有擔當?shù)慕鹑谄髽I(yè),,適度放緩疾行的腳步,,為公益事業(yè)注入更多教育的能量,。假以時日,這些漸進式的校園教育“輸入”,,必將生成更為理性的投資客,,也必將喚醒更加穩(wěn)健的公民心。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財商 金融素質(zhì) 公益事業(yè)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