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殘障少年隨班就讀:期待溫柔接納
聾啞女孩張?zhí)鞁?7歲時參加了“第八屆全國殘疾人藝術(shù)匯演”,比賽前媽媽為她梳頭,。張?zhí)鞁蓮男【妥x于普通小學,,后來考入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是學院唯一一位聾人學生,。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這些孩子具備生存能力,,學習能力卻很弱。我知道他們應(yīng)該待在普通學校里,,但是學校能給他們多少,?我真的不知道”
□“其實,整個學校對于我們,,就是一個大資源教室,。卻很少有人想過來問問我們,該怎么建,?”
□“我希望特殊兒童的家長不再唯唯諾諾地說‘我的孩子給你們帶來了麻煩’,,希望孩子們都可以勇敢地說出來:當我和這個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
-----------------------------------------------------------------
視覺中國供圖
陳小赫覺得,,自己在教室里的存在,,就像是一個未經(jīng)安檢的“易燃易爆物品”。
“我被老師安排在了角落的位置,,這樣和同學的身體接觸最少,。”小學五年級放學之前的一個下午,,班主任老師大聲提醒全班同學:“同學們下課了盡量不要去和陳小赫玩,,他眼睛看不見,這是很危險的事情,?!碑敃r,陳小赫正在拿著筆奮力讀完最后一段課文,他說自己“一下子聽得眼珠都要掉了”,。
距離北京1000多公里的浙江嘉興,,一所普通初中,班上“相依為命”的“超哥”和“楠姐”卻因為班主任把自己安排到了后排感受到了全身心的愉快,?!八麄円环值轿覀儼啵揖兔闪?。經(jīng)常上著課他倆就從座位上騰地站起來,,隨意走動。我只能讓同學們忽略他們的存在,?!痹诎嘀魅螌O老師的認知范疇之內(nèi),自己唯一能為他們做的就是“等他們不在的時候,,告訴全班同學不準欺負他們,。他們是智力障礙,受法律保護的”,。
在教育學的概念中,,陳小赫、“超哥”,、“楠姐”都屬于身體有殘疾的“特殊兒童”,,他們在普通中小學里接受義務(wù)教育叫“隨班就讀”。盡管接受義務(wù)教育是所有孩子的權(quán)利,,但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之路走得異常艱難,。
從“特殊照顧”到“資源教室”
最近,一篇題為《教育,,是溫柔對待每一個想要成功的孩子》的文章在網(wǎng)絡(luò)上以及微信朋友圈里被大量轉(zhuǎn)載,,作者紀尋是一名神經(jīng)肌肉病患者,畢業(yè)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巴黎政治學院,。文章記述了她在南京讀中小學時的種種不易:被分在四樓的班級,沒有人會想著把樓上樓下的班級換個位置,;廁所在一樓而且沒有馬桶,,她只能“站著”上廁所,招來圍觀和指責,,但沒有人想過應(yīng)該為殘障學生修一間無障礙廁所,。
不過,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之路以后有望更為順暢,,因為,,今年年初,教育部發(fā)布了《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sh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中指出“招收5人以上數(shù)量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一般應(yīng)設(shè)立不少于60平方米資源教室以提供特殊教育專業(yè)服務(wù)”,。
《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普通小學,、初中隨班就讀和附設(shè)特教班招收的學生3.80萬人,,在校生20.91萬人,分別占特殊教育招生總數(shù)和在校生總數(shù)的53.78%和52.94%,。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王雁教授介紹:“資源教室在普通學校中的推廣和普及,,其實正是中國融合教育支持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從認知到行為,,‘資源教室’其實都涵蓋了,。”
當然,,這個指南要落到實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學生總在入學升學,一間資源教室怎么滿足得了不同殘疾類型的學生,?”于老師是一名“戰(zhàn)斗經(jīng)歷”豐富的“隨班就讀”老師,,收到“指南”消息的當天,心里的疑問也出來了,。
“我們不過是不對這些殘疾孩子做普通學生要求罷了,,至于全方位介入他們的學習,那是個多大的工程,?目前我們還沒有條件弄,。”這是一個硬件設(shè)施一流的省一級重點中學教導主任的第一反應(yīng),。
對于這群特殊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觀念在主導教育?
編輯:王慧文
關(guān)鍵詞:殘障孩子 老師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