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建了又拆的“獅身人面像”能留下什么
4月2日,,河北石家莊長城影視動漫旅游創(chuàng)意園內(nèi),,曾一度引起爭議的山寨版“獅身人面像”建筑被拆分,,身首分離。這座2014年開始建造的,,高約20米、身長約60米,、裝潢豪華如宮殿的山寨像曾因“鬧到聯(lián)合國”而知名,,曾因施工單位未獲得埃及方面許可建造復制品,,引起埃及文物部門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投訴。
石家莊版獅身人面像在爭議聲中亮相,,又在奚落聲中拆除,。拆除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知是國際壓力,、經(jīng)營效果不好還是兌現(xiàn)當初“一次性使用”的承諾,。當時遭質疑時,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像是拍戲用的臨時性場景,,拍完就拆,非旅游景點,。不過埃及文物部門認為,,山寨版與原版差距太大,會影響游客認知和埃及旅游收入,。
要做公平評判的話,,也不宜完全站在埃及的立場上。比如有專家分析,,世界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保護還存在法律空白,,根據(jù)現(xiàn)有國際法及國際慣例,埃及方面目前很難從法律上控告和起訴,??梢哉f如果不違反法律,山寨也是一種權利,。
但無論如何要承認的是,,山寨是不體面的。即使沒有侵權賠償之憂,,山寨者也輸了道義和文明,,更不可能得到知識創(chuàng)造的溢價。何況,,這尊山寨獅身人面像的丑陋和粗糙如此明顯,。
最諷刺的是,山寨像所在的創(chuàng)意園在建造之時是奔著“城市文化新地標”去的,,還得到“省,、市給予的支持和幫助”。這并非孤立的現(xiàn)象,。隨著近些年國內(nèi)旅游經(jīng)濟的興旺,,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的景點已經(jīng)不敷使用,各地出現(xiàn)大量的人造景點。各種“創(chuàng)意園”,、“主題公園”,、雕塑爭相建造,但真正打動人心的創(chuàng)意很少見,,反而“奇形怪狀”的東西不斷涌現(xiàn),。
這些年光是建了又拆的巨型雕像,我們就見過許多,。如2007年,,河南新鄭要建21公里長的“華夏第一祖龍”,爭議后被環(huán)??偩重熈罨謴铜h(huán)境原貌,;2011年河南宋慶齡基金會耗資上億建了一座27米高的宋慶齡雕像,沒建完就因“違反有關規(guī)定”被拆,;2012年柳州建68米高柳宗元像,,系“國內(nèi)最高的人物銅像”,后來為了“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被拆除……
縱觀這些“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巨型雕像,,除了“巨”幾乎沒有任何特色,往往神不知鬼不覺地亮相,,在遭遇爭議后又黯然收場,。考察巨像短命的原因,,皆因為建造者對景觀,、地標的機械理解,似乎把一個東西做的足夠大,,就有了不朽的價值,。殊不知,人文景觀最重要的不是表面的規(guī)模,,而是內(nèi)在的精神價值,。
和那么多失敗的巨型雕像一樣,山寨獅身人面像也逃不脫被拆除的命運,,可是在它的基座上可曾留下什么,以警醒我們別重蹈覆轍,?
□西坡(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石家莊“獅身人面像” 山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