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陜西92歲女醫(yī)生家中義診 開藥總想給患者省錢
原標題:92歲女醫(yī)生家中義診 開藥總想著給患者省錢(圖)
吳合在家里為上門求醫(yī)的患者診治
“我問什么,,你答什么”“我說話你都沒認真聽,,那我不說了”……陜西省友誼醫(yī)院退休醫(yī)生吳合留給患者的印象總是不茍言笑、有點兇巴巴的,,甚至不熟悉的患者去看病時還有點發(fā)憷,。然而這位“怪脾氣”老太太卻獲得無數(shù)患者的尊敬,。
她不是個愛熱鬧的人,卻常年在家免費接待患者問診,;她給患者看病時,,從不開昂貴的藥,還留下私人電話以便咨詢,;明明過得很節(jié)儉,,但只要有公益捐贈的機會,卻成了“大款”,。92歲的吳合用自己的行動闡述著“醫(yī)者仁心”的故事,。
“奇怪”的問診
背后是醫(yī)生的良苦用心
一件寬大的灰色毛衣、深藍色的長褲,,腳上的一次性拖鞋已經(jīng)磨得起毛,,滿頭銀發(fā)的吳合身穿便裝坐在沙發(fā)上。不大的客廳被“占據(jù)”成為診室,,茶幾變成了辦公桌,。地上整齊地堆放著一捆捆已經(jīng)發(fā)黃的病例和就診登記本。這是吳合多年的習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她都會詳細記錄,,并將病歷編號造冊、建立詳細的病程記錄,,以便跟蹤隨訪,。
“哪里不舒服?”“是否容易感冒,?出汗多不,?胃口好嗎,?大便如何?抽煙喝酒嗎,?”“如果抽煙喝酒,,必須戒掉,否則你就不要看了,,看也看不好,,白花錢……”
前來問診的病人剛一落座,吳合一連串看似尖刻的發(fā)問讓患者小趙面紅耳赤,,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今年24歲的小趙在高新一家企業(yè)做會計。半個月前,,臉上開始冒痘痘,,而且越來越嚴重,跑了很多醫(yī)院,、花了不少錢都沒有看好,。
“來,你翻開書第17頁開始念,,要大聲念,。”初診后,,吳合便拿出一本書讓小趙讀,。
來看個病還要念書,真是奇怪,。起初小趙磕磕巴巴地還有些不情愿,。在念到“激素類藥臨時效果很快,但因為有降低免疫力功能的作用,,癥狀會越來越嚴重”這句話時,,小趙恍然大悟地看著吳合說,“哦,,我現(xiàn)在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啊?!?/p>
小趙說,,之前為看病花了好幾千元,,也不見好轉(zhuǎn),,醫(yī)生開點藥就完事了,自己總是一頭霧水都不知道為啥得這種病,。
“吳大夫不茍言笑,,還有點兇兇的,,還讓我念書,嚇得我差點就準備不看了?,F(xiàn)在終于明白她的良苦用心,。”小趙說,,自己知道了病因,,以后就可以多注意,加強預防,。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92歲女醫(yī)生 義診 給患者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