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防治流感,,莫放松“藥物警戒”
用藥上“寧可殺錯不可放過”,,違反常規(guī)的一些做法,,有可能會降低藥物療效,,增加不良反應。
由于當前是流感高發(fā)季,,部分醫(yī)生對陽性癥狀患者的治療大大超過普通感冒的范圍,,尤其是用藥上有“寧可殺錯不可放過”,違反常規(guī)的一些做法,。有媒體在問我,,“看流感是不是按普通感冒收費呀?”“收多少,?”我真的無言以對,,看來大家是非常關心類似“感冒”病的科學用藥問題的,。
藥物警戒是一門關于發(fā)現、評估,、理解和預防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藥品長期和短期副作用的藥理學科,其工作的重點是對已經上市的藥品開展安全性監(jiān)測和評價,。國外藥物警戒工作已經比較成熟,,我國尚在建設和發(fā)展階段。從我們并不健全的檢測網中,,我們也發(fā)現很多潛在和已經出現的信號,。在國外對一些有安全信號的更多是采取召回的辦法。
有資料表明,,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藥物的廣泛使用,,藥源性危害越來越突出,。藥物不良反應致死占據社會人口死因的第4位,緊隨心臟病,、癌癥,、中風之后。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各國住院病人每10人有1人會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其中有5%的患者因為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而死亡。至于死于用藥不當的患者,,在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更是多達近1/3,。
統(tǒng)計資料顯示,我國病人的用藥安全情況很糟,,不合理用藥者約占病人的11%至26%,。在我國每年住院的5000多萬人次中,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的可達250多萬人次,,死于藥物不良反應的每年約有近20萬人,。我國聾啞兒童中,因濫用抗生素而引起藥物中毒性耳聾的患兒就有逾百萬之眾,,且這種態(tài)勢仍以每年2萬至4萬人的速度增長,。在我國,藥源性癮癖,、藥源性畸形以及藥源性失明,、休克、腎損害,、細胞變異等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病率高達30%,。觸目驚心,不得不防呀!
早在2006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官員就警告說,,著名的抗禽流感藥物“達菲”可能會在患者,,特別是兒童中引起精神狂亂和幻覺等嚴重的副作用,甚至造成死亡,。該局因此提議對美國境內的達菲說明書進行修改,,并建議醫(yī)生和患者仔細閱讀說明書,并對服藥后的患者進行密切觀察,。之后的2007年,,17個月里發(fā)生18起與這種達菲服用有關的青少年死亡事件。
一些牛皮癬患者服乙雙嗎啉,、乙亞胺等藥物后,,會導致急性或亞急性白血病、肝癌,、胃癌,、膀胱癌、鱗狀上皮癌,、惡性淋巴瘤等,;鎮(zhèn)靜劑巴比妥、安定,、安寧,、利眠寧等可引起嬰兒畸形;而治糖尿病的胰島素可引起骨畸形,,交替使用抗癌藥白血寧,、馬利蘭、氯巰基啉,,副作用將危及全身,。
在涉及醫(yī)療事故的鑒定中,有相當比例是由抗激素,、抗腫瘤,、抗排異藥物的不良反應引起的,可在出事之前,,卻很少有患者,、醫(yī)生向權威部門進行報告。我國在這一領域內的不良反應報告數據匱乏,,這就需要關注上市藥品不良事件的早期信號,,將涉及臨床可能發(fā)生的任何藥源性損害都要有所反應,比如假劣藥物的使用,,用藥錯誤,,缺乏藥物療效,,沒有科學依據的擴大藥物的適應癥,藥物的急性,、慢性中毒,、藥物的濫用和誤用等所致的潛在性安全性問題。醫(yī)院是我國目前收集藥物不良反應的主渠道,,2003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共收到不良反應報告1.7萬余份,,絕大多數是醫(yī)療單位報告的。盡管這樣的現象并不合理,,但在現在的情況下,,醫(yī)生在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的主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記?。航^對不能把藥物作為治療疾病的唯一選擇,。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治療所有的疾病,也不可能任何疾病都能完全靠藥物來治療,,許多藥物的使用,,只是減輕疾病的癥狀,真正根治疾病還需要自身抵抗疾病的免疫力的提高,。因而,患者需要有規(guī)律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營養(yǎng)的飲食,、愉悅的精神生活,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否則將會降低藥物療效,,增加不良反應。
廖新波(廣東省衛(wèi)計委巡視員 網名:醫(yī)生哥波子)
編輯:趙彥
關鍵詞:防治流感 藥物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