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取消高校行政級別難在哪里,?
也有一些輿論認為,,取消行政級別,,很有可能貶低大學的地位,,因為在目前的教育管理體系中,,高校要和政府部門打交道要資源,,所謂“跑部錢進”,,沒有級別的話,,政府部門官員可能根本不理睬學校校長,。這是按照目前的教育管理體系來思考,而推進大學去行政化,,恰恰還要在取消大學行政級別的同時,,要求政府部門把核心的人事權、財權下放給大學,,真正落實大學的辦學自主權,。
而在下放大學的人事權過程中,級別又成為一個“攔路虎”,,因為如果高校有行政級別的話,,高校領導就按相應級別的官員管理,雖然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完善校長選拔任命方式,,我國教育部也從2012年開始試點校長公選,,可公選的校長還是有行政級別,而公選還是由上級行政部門主導,,到目前為止試點公選校長的高校只有5所,。
因此,是否有必要通過立法程序來推進高校去行政化,,要由全國人大或地方人大,,審議推進高校去行政化的法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包括高校制定大學章程,,其實也應該走立法程序,。近年來,教育部門在推動高校制定大學章程,,希望把大學章程作為大學依法辦學的憲章,,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但從現(xiàn)實看,,現(xiàn)在的大學章程還是行政規(guī)章,,根本不是法律文本,沒有多大的法律效力,。要讓大學章程有法律效力,,應該將其的制定納入立法程序,全國重點大學的大學章程,,應該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大學的大學章程,則應該通過地方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樣才能明確界定政府,、辦學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權責關系,,讓大學去行政化,,回歸教育和學術本位,。
編輯:秦云
關鍵詞:高校去行政化 改革 行政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