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走紅的不是檢討而是嚴謹治學
“我知道我火了,電話從5日中午開始就響個不停,,有采訪的也有教育界同行的,?!边^去的一周,這位年屆74歲的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王萬森教授,,突然之間成為了一個因為謙卑和坦誠而被廣為討論的“網(wǎng)紅”,。(3月8日《現(xiàn)代金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按理,,兢兢業(yè)業(yè)教書育人大半輩子的王教授因一時疏忽“曠課”,學校依規(guī)處理即可,。不料他非要小題大做,,不但上交了檢討,申請取消補貼,,還當著學生的面認錯,,“羞愧難當,無可彌補”,。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教授說的是自己客觀上存在的過失,而學生們通過他質(zhì)樸,、誠懇的檢討,,看到的恰是一位長者對自己嚴厲到近乎苛刻、是非分明,,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另一面”,。
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言傳不如身教,,教師被人們普遍贊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對各個階段學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其自身的行為舉止對莘莘學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十分巨大,。然則,,道理歸道理,近年來,,一些教師從業(yè)者疏于自律,,人生觀、價值觀悄然發(fā)生扭曲,,屢屢曝出性侵幼童,、打罵學生、亂收費等失德失范事件,,影響十分惡劣,,人為抹黑人民教師職業(yè)形象。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卻仍有一大批甘于清貧,、耐得住寂寞,“俯首甘為孺子?!钡膬?yōu)秀教師,,消息中提及的王萬森教授如此,此前廣獲媒體關(guān)注的“口碑教授”常萍如此,,那些為了讓孩子們有學可上幾十年如一日扎根貧困,、邊遠、農(nóng)村地區(qū)的一線教師亦是如此,。心無雜念,、默默奉獻,這個人群選擇了遠離世俗的另一種生活方式,,有時他們看上去愚不可及,,但他們卻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其磊落、純粹,、無私的姿態(tài)最終感動了太多的人,。
這客觀上也給我們的教育宣傳部門提了個醒——對于那些態(tài)度端正、品質(zhì)過硬,、積極投身教學研究的“好人好事”的挖掘,、報道和宣傳,我們或可更加主動一點,。(陳科峰)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王萬森 老教授 自我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