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代富二代也在鬧市飆車 唐宋立法規(guī)范
在新近上映的電影《老炮兒》中,,車主小飛曾因飆車飆出人命??墒且驗樾★w是個官二代,,在其父的百般打點下,這件人命關天的大事后來不了了之,。隨著老炮兒對其父貪污的舉報,,這件事才再次浮出水面。父子二人最終被法律制裁,。
在鬧市飆車,,不僅僅是現(xiàn)代的產(chǎn)物,古代的“官二代”“富二代”也有在眾目睽睽之下,于鬧市飆車跑馬草菅人命的惡習,。為了制止這些瘋狂的舉動,,從唐代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相關的法律條文,。到了宋朝,,針對這類“交通肇事”行為,官府還專門立法,,叫“走車馬傷殺人”罪,。
《宋刑統(tǒng)》規(guī)定:“諸于城內(nèi)街巷及人眾中,無故走車馬者,,笞五十……”條文中的“走”,,不是指“行走”,而是“疾跑”的意思,?!白哕囻R”就是策馬疾馳或駕車疾行。也就是說,,宋朝政府對市區(qū)交通實行“限速”制度,,除非有公私緊急事情,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以及有三個行人以上的地方快速策馬,、駕車,,否則,,不管有沒有撞傷行人,均給予“笞五十”(屁股打五十板)的刑罰,。
宋代歐陽修《賣油翁》一文中提到的陳堯咨,,曾任長安城內(nèi)的知永興軍(相當于長安市長)。其舊交有個兒子李衙內(nèi),,在他走馬上任前后目無法紀,,橫暴無理,經(jīng)常糾集一干人等,,于鬧市之中飆車躍馬,。陳堯咨對此素有耳聞。走馬上任后便派人密切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一次,,李衙內(nèi)伙同狐朋狗友,又在鬧市駕車疾馳,,沿途撞翻壓碎路旁攤點物品,,被陳堯咨派出的人員逮了個正著。雖然因為路人躲避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還是數(shù)罪并罰,,每人被鞭笞五十大板,并責令他們對毀壞的物品加倍賠償,。對舊交的兒子李衙內(nèi)的責罰與其他人等一視同仁,絲毫不徇私情,,陳堯咨的嚴厲執(zhí)法震懾了這幫胡作非為的官二代,。
淳熙年間,朱熹任南康知軍期間,,當?shù)赜袀€官二代孫衙內(nèi),,在鬧市躍馬,踩傷一名兒童,,由于傷勢嚴重,,傷者沒多久就死了。朱熹知道此事后,,立即命令一個吏人,,將肇事者孫衙內(nèi)送入監(jiān)獄,等候審判,。第二天一大早,,朱熹便交代具體負責審理這起肇事案的法官,按照法律,,先將這個孫衙內(nèi)打五十板子再說,。晚上,,為了了解情況,朱熹親自到監(jiān)獄中查驗,,卻發(fā)現(xiàn)孫衙內(nèi)毫發(fā)未損,,沒有一點被打過板子的樣子。這才知道肇事者已買通吏人,。朱熹大怒,,立即將吏人與肇事者一同連夜提審。第二天,,吏人就被“杖脊”并開除公職,。面對來替孫衙內(nèi)求情的人,朱熹不但不買賬,,反而把臉往下一沉,,說道:“人命所系,豈可寬弛……”
要維護社會的秩序和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不但要有具體周密的法律,,還要有像陳堯咨和朱熹這樣公事公辦、不徇私情的官員,。(李素靈)
編輯:陳佳
關鍵詞:古代富二代 也在鬧市飆車 唐宋立法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