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敦煌壁畫中的菩薩為何衣著前衛(wèi)
緊身短袖,、露臍裙,、薄若蟬翼的紗衣,,在敦煌壁畫中,千百年前繪制的菩薩為何衣著如此前衛(wèi)?
敦煌佛教壁畫中的飛天(資料配圖)
在中國老百姓印象中,菩薩往往衣著端莊,、不惹塵俗?!段饔斡洝分邪滓嘛h飄的觀音菩薩,是很多人心中菩薩的“標(biāo)準(zhǔn)形象”,。但在敦煌壁畫中,,衣著少、裸露多,、服飾中甚至有當(dāng)下流行元素的菩薩不在少數(shù),。
建于初唐時期的莫高窟第57窟,有一個動聽的名字:“美人窟”,。在洞窟南壁,,一位面容清秀、長眉細(xì)目的菩薩聘婷而立,。菩薩身著“單肩吊帶”,,瓔珞覆身,裸露的雙臂上還纏繞著透明披帛,。
在同屬敦煌石窟群的東千佛洞,鑿于西夏時期的2號窟內(nèi),,兩個密教中的菩薩裝扮得更為前衛(wèi):上身穿短袖緊身衣,,下身著貼體短裙,上衣下裙間小腹袒露,,腰間有配飾,,腿部似有紋身連綿。
“覺得敦煌壁畫中菩薩服飾另類,,其實是對傳統(tǒng)的認(rèn)識有偏差,。人們對古代服飾的認(rèn)識多停留在明清兩代?!倍鼗脱芯吭貉芯繂T趙聲良說,。
他說,,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歷史不全是傳統(tǒng)保守,也曾有過唐代這樣的開放時期,?!疤拼鐣_放自由,在壁畫上就表現(xiàn)為身體外露部分較多,。唐代經(jīng)濟發(fā)達,,貴族穿著講究,壁畫中層層疊疊,、薄若蟬翼的紗衣,,正是當(dāng)時高超紡織技藝的反映?!?/p>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重要節(jié)點。趙聲良說,,在印度,,菩薩不著上衣,用瓔珞和飄帶進行裝飾,?!胺鸾踢M入中國以后,覺得不穿上衣不好,,便用很寬的飄帶和僧祇支遮蔽身體,。”在第57窟中,,“美人菩薩”身著的“單肩吊帶”就是掛左肩,、繞右腋的僧祇支。
加上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的交匯帶,,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較小,,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化影響較大,女性也更加開放自由,,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在壁畫的形象上也有所投射,。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敦煌壁畫 菩薩 衣著前衛(wèi) 美人窟 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