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中華美學是生命的感悟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中華美學是研究人與世界的審美關系的一門獨特的學科,,具有極其鮮明的民族思維和民族學理特色,。中華美學的根基是講仁愛、重誠信,、尚和合,、求大同,是入世又出世的人間情懷,,是生命的感悟,,這種美學精神是包括京劇在內(nèi)的中國戲曲追求的精神內(nèi)核。
京劇中一部部精彩劇目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傳統(tǒng)美德,,其內(nèi)容本質就是中華美學內(nèi)涵所在。中華美學精神講求營造意象的詩性與寫意品格也是中國戲曲美學的主旨所在,。戲曲的虛擬性,、寫意性就是中華美學“美在意象”最集中的反映,戲曲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濃縮了中華美學精神,。
筆者今年82歲,,自5歲學習京劇至今,從藝70余年,看戲,、聽戲,、演戲、教戲,、評戲,,深深體會到美學對于戲曲的深刻影響,懂得美學對于戲曲藝術工作者的重要性,。
筆者曾問藝于梅蘭芳先生和馬連良先生,。兩位先生在“美學”上的造詣深深吸引了我。
梅蘭芳先生深諳中華美學傳統(tǒng),。他曾說過,,“中國的古典歌舞劇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是有其美學基礎的,。忽略了這一點,,就會失去藝術上的光彩?!彼麩o論演什么樣的人物,,都能表現(xiàn)出人物特有的神韻,給人以特有的美感,。他的有個性,、有特點的美學追求是對中國戲曲藝術的新貢獻;馬連良先生精通服裝搭配,,他的藍官衣,、老斗衣最尋常又最不尋常,往往令人印象深刻,,極為醒脾,。
先人也逝,他們在美學上的造詣和經(jīng)驗對當下仍不失啟示意義,。目前,,美學是中國教育、中國戲曲事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對于中國人人文素質的提升、中華戲曲在更高層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注意到,,北京市各區(qū)均已開展京劇進課堂活動,對中小學生進行娃娃美學教育,,結合戲曲欣賞課,,開展戲曲美學教育活動。建議把美學尤其是戲曲美學研究工作納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之中,給予科研力量與資金支持,。
美學貌似高深,,然而只要選對了形式,便可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為豐富美學教育內(nèi)容與形式,,可請資深戲曲美學研究專家、資深表演藝術家從不同層面進行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增加互動,,讓美學以點點滴滴、生動活潑的形式化入學生心田,,讓學生們懂得民族戲曲,,懂得美學。
總之,,應本著非功利的心態(tài),,端正普及美學教育、戲曲美學教育態(tài)度,,以開放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思維的美學品鑒、欣賞引導,,從而達到真正的美育目的,。
(作者系全國政協(xié)常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京劇代表性傳承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華美學 生命感悟 傳統(tǒng)文化 中國教育 中國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