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香港秋拍買家持幣觀望情緒濃
部分拍賣行著眼中國市場前景多方出手“救市”
收藏大勢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香港藝術品市場舉辦了多場重量級秋拍,,包括蘇富比,、邦瀚斯、嘉德香港,、保利香港,、香港翰 海等多家拍賣公司相繼舉槌。記者從上述拍賣行獲悉,,今年香港秋拍成交平穩(wěn),,藏家出手謹慎,但當中也不乏亮點,。優(yōu)秀精品依然獲得不少識貨藏家們追捧,。此外, 與過往相比,,今年秋拍上拍的高價拍品不多,,故“天價”成交者也較過去銳減,拍品流拍,、低于估價成交的現(xiàn)象增多,。
香港秋拍買家持幣觀望情緒濃
業(yè)界指出,在不太明朗的經濟環(huán)境下,,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藏家對拍品選擇審慎,更傾向競逐質精量罕的藝術品,。拍賣行們也努力挖掘多種新板塊,、新領域,并針對各地市場特點做出諸多調整,。
不過,,一些拍賣行仍樂觀看待香港和內地市場。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張益修宣稱,,該公司對亞洲尤其是中國拍賣市場持相當樂觀的看法,。“中國已成為世界 第二大經濟體,藝術品市場消費能力不斷增加,,中國藝術品市場規(guī)模也在不斷地擴張,,亦肯定能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拍賣行業(yè)對比西方歷史,仍算起步 階段,,因此上升空間很大,。”
市場??
香港秋拍首輪成交穩(wěn)健
近期,香港多場重量級的秋拍在熱熱鬧鬧中順利降下帷幕,,香港蘇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香港翰海等拍賣行的秋拍成績表也陸續(xù)出臺,,部分拍賣行成績穩(wěn)健,當中也出現(xiàn)不少亮眼表現(xiàn),。
香港蘇富比秋拍總成交額26億6900萬港元,,共拍出2974件拍品。該公司秋拍中最突出的兩大亮點,,一是在該公司今季新增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上,,一幅意大 利畫家郎世寧手繪的清代后妃肖像《純惠皇貴妃朝服像》,加上傭金,,這幅珍貴畫作最終的成交價格為1.374億港幣,,刷新中國御制畫像的世界拍賣紀錄。
另一個大亮點是,,“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專場取得100%的成交率,,總成交額高達2.6億港元,獲得“白手套”(原本成交率100%的拍賣師將會獲贈“白手 套”,,現(xiàn)泛指成交率100%的拍場),。該專場價格之冠為“明末·黃花梨插肩榫綠紋石面酒桌”,成交價高達2528萬港元,。
仇國仕表示,,“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競投激烈,38件/套拍品全數(shù)拍出,,成績驕人,,不少更超越高估價多倍成交。“從拍賣結果可見質精量罕,、市場鮮見的精品繼續(xù)受到現(xiàn)今市場青睞,。”
保利香港秋拍共舉辦12專場,總成交額高達9.14億港元,,數(shù)十件拍品超過千萬港元成交,。其中,備受關注的國寶級珍藏《金陵圖》最終以5192萬港元(含 傭)成交,,創(chuàng)下五年以來古代書畫在香港及海外地區(qū)(除美國外)拍賣的最高成交紀錄,;常玉傳世之作《薔薇花束》受到各地藏家熱捧,,最終以5900港元高價成 交。另崔如琢的《山水四條屏》作品更以1.34億港元成交,,成為今季拍賣罕有的“億元”級作品。
“此次秋拍常玉《薔薇花束》和清代 馮寧《金陵圖》均拍得超港幣5000萬元的佳績,,更證實珍罕的頂尖拍品永遠是市場的寵兒,,更將引領市場的成長。”保利香港執(zhí)行董事張益修向記者表示,,隨著 藝術市場不斷發(fā)展成熟,,藏家面對收藏也變得更加理性,拍品本身的質量與稀缺性往往是決定最后成交價的關鍵,。
嘉德香港秋拍獲得總成交 額1.97億港元的成績,,總成交與今年春季拍賣相比維持平穩(wěn)。此次該公司秋拍共推出8個專場,,其中,,“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專場實現(xiàn)100%成 交,再獲“白手套”佳績,;而“見微知著——奉文堂吉金”專場最受本地及國際知名藏家追捧,,現(xiàn)場競價踴躍,氣氛熱烈,。
據(jù)嘉德香港方面介紹,,“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專場,大部分作品以高出估價6到10倍,,甚至數(shù)十倍的價格成交,,現(xiàn)場競價激烈,總成交額逾526萬港元,。其中,,一件王濟遠絕筆作品《瓜果》,引起現(xiàn)場買家與電話委托競價,,以遠高于估價30倍的24萬港元成交,。
嘉德方面另一備受矚目的專場“見微知著——奉文堂吉金”,呈現(xiàn)香港著名收藏家陳淑貞女士的藏品,,近八成成交,,總成交價逾3717萬港元。現(xiàn)場買家競價踴躍,, 一件“漢青銅烙銀瑞獸紋杯”,,估價為100萬港元,最終以逾624.5萬港元成交,,由著名收藏家劉益謙競得,,為本場之冠,。另有一對“春秋青銅辟邪席鎮(zhèn)”, 以高于估價15倍的價格,,306萬港元成交,。
現(xiàn)象??
流拍和低于估價成交案例增多
從今年香港秋拍的多場上拍品來看,多家拍賣行為適應市場,,征集或策劃的大多為中低價精品,,同時減少高價位拍品。估價降低的拍品固然吸引更多藏家參與,、有利于 增加成交率,,但不少精品仍然遭遇流拍,甚至低于估價成交,。對此,,張益修認為,具有規(guī)模,、品牌信譽與良好客戶資源的拍賣行,,往往能夠征集到往年不易釋出的精 品,“對于目光敏銳的藏家,,正是逢低買入精品的絕佳時機,。”
據(jù)介紹,蘇富比時隔多年來再次舉辦的古代書畫板塊,,拍品估價相對較低,, 當然成交率有提升。該專場拍品數(shù)共52件,,拍賣成交率80.8%,,總成交額達6382萬港元。進入成交價排行榜前十的仇英(款)《四季山水》,,估價30萬 —50萬港元,,成交價高達368萬港元;王鐸草書節(jié)臨王獻之《安和帖》,,估價160萬—260萬港元,,成交價高達848萬港元,成為該專場成交之冠,。
再如,,該拍賣行擴大的東南亞藝術板塊,成交率逾90%,。該場拍賣中雖然東南亞藝術表現(xiàn)不俗,,但也難見動輒超越估計數(shù)倍甚至十數(shù)倍的現(xiàn)象。蘇富比現(xiàn)代亞洲藝術 部主管張嘉珍也表示,從拍賣現(xiàn)場表現(xiàn)來看,,雖然過程無意外驚喜,,但此板塊的市場向來平穩(wěn),加上所推都是得到國內及國際廣泛認可的藝術家,,以及他們藝術的學 術性和美術史地位,,使之成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穩(wěn)定硬通貨,專題形式出現(xiàn),,也就更予以藏家新鮮感,。
業(yè)界認為,在當前經濟波動的大環(huán)境下,,藝術品市場依然處于持續(xù)調整,,相應引入并加大價格相對較低,、而關注度仍在持續(xù)加熱的東南亞藝術拍品,,是各大拍賣行為提升成交率,振奮市場信心之舉,。
流拍,、甚至低于估價成交,在今年秋拍中也有增多現(xiàn)象,。如在蘇富比夜場中,,吳大羽的油畫《無題115》,400萬港元流拍,;曾梵志1996年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品 《自畫像》流拍,,該畫作201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曾以3762萬港元成交,現(xiàn)四年之后以低于原成交價1000萬港元亦無人響應,;劉野首次上拍的《麥當娜 和淘氣的男孩(藍色)》也是同樣命運,。古代書畫中,蘇富比拍場的宋元冊頁以及弘仁,、石濤的手卷,,最終流拍。保利香港拍場,,八大山人的《松鹿圖》報價320 萬港元也最終流拍,。
部分拍品最終成交價也不盡如人意,甚至遠低于多年前,。據(jù)大象視界負責人項立平稱,,蘇富比成交的一件八仙碗落槌價為700萬港幣,扣除傭金貨主拿到估計600萬左右,,而該拍品在2010年買時成交價近1200萬,,五年多時間內,就虧了一半。
在嘉德香港的秋拍中,,也可見不少名人的熱鬧新聞,。先是在“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的書畫專場設立特色小專題,香港知名詞人林夕收藏的方召麐作品,。另在 “余香——日本竹藝精品”專場上,,香港著名影星劉嘉玲的出場引來熱鬧,劉嘉玲分別以35.4萬港元和33.04萬港元拍得“湘江清影亀山古竹齋鳳尾竹冰裂 編提梁花籠”和“竹君子和一齋鳳尾竹編提梁花籠”兩件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的日本竹編花籃精品,。這兩件拍品也成為該專場成交價最高的兩件拍品,。之后, 在媒體和朋友圈里,,“影星劉嘉玲花70萬元買兩個竹籃”的消息也盛傳了一輪,。
應對??
多家拍行出新招提振市場信心
香港秋拍是觀察今年秋拍的一扇窗口,市場低迷,、寒風持續(xù)吹,,但部分大型拍賣行對市場仍然持樂觀態(tài)度,為提振市場信心,,部分公司也積極做出多種新嘗試出手“救市”,。
記者獲悉,在秋拍前,,嘉德香港,、保利香港、邦瀚斯香港等,,均在秋拍前加大與當?shù)刭I家群體的互動,,深入內地擴大宣傳等;部分拍賣行同時對各重要板塊做出針對當?shù)厥袌龅男抡{整,,增加吸引,、或亞洲藏家感興趣的拍品,又或者嘗試開辟新穎,、有趣的小專場,,等等。
其中,,香港蘇富比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拍品數(shù)量繼續(xù)“縮水”,,在藝術家及其作品的選擇上也精選穩(wěn)定拍品,主要集中在生于上世紀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作品在市場反響較為穩(wěn)定的中青藝術家,,包括曾梵志,、張曉剛等“頂梁柱”名家的力作。
蘇富比的“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推出香港知名藏家葉承耀醫(yī)生收藏的明式家具38件套,據(jù)悉,,此次上拍的藏品均為精選再精選的佳品,,再加上攻玉山房的名氣,該 專場才取得傲驕成績:38件拍品中有35件拍品以高于此前最高估價的價格成交,,3件拍品以高于此前最高估價5倍以上價格成交,。
中國嘉德香港秋拍的現(xiàn)當代藝術板塊亦有較大變化,主要是該板塊無論上拍數(shù)量和領域均有所擴大,,從春拍的30多件擴大到約60件拍品,,從中國20世紀大家轉向當代年輕藝術家。
此次香港秋拍,,不少拍賣公司新嘗試的部分新品類拍賣專場,、專題亦收到不少驚喜。
保利香港的“中西名酒珍釀”總成交額達17391430港元美元,,較春拍增長近40%,;“璀璨珠寶”專場封面作品William Goldberg設計哥倫比亞祖母綠套裝,成交價格亦令人滿意,。
“可見結合知名設計師創(chuàng)意的罕有珠寶,,非常受市場歡迎,。尚品手袋及配飾專場延續(xù)春拍佳績,,逾百件拍品總成交價一舉突破千萬港元大關,足見我們對市場的準確洞 悉,;中國古董及藝術品在國際市場地位不斷提高,,其中17世紀清朝藝術品升值幅度最高,尤以清三代的官窯瓷器為甚,。”張益修認為,,在競爭下往往刺激市場進一 步發(fā)展,該公司積極引薦不同種類與板塊的藝術鑒藏方向,,開拓藏家的品味與視野,,更深入地開發(fā)市場。
嘉德香港今年秋拍首度推出的“余香——日本竹藝精品”專場也甚有趣,,這些情致小物為大眾開啟了另一種新收藏品類,。該專場101件拍品拍得365萬港元的總成交額。
“今年秋季遇經濟清冷,,藝術市場同樣受到波及,。不過,經過調整,,此次秋季拍賣精品依舊被藏家朋友們追捧,,許多拍品以超過估價數(shù)倍的價格成交,這讓我們看到市場 堅實穩(wěn)健的一面。”中國嘉德香港執(zhí)行副總裁蔣再鳴稱,,藝術品市場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強,,藝術市場經歷多次低谷,但每一次都能很快地復蘇,。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藝術品市場消費能力不斷增加,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guī)模也在不斷地擴張,;但拍賣行業(yè)對比西方歷史,,仍算是起步階段,因此上升空間 很大,,亦肯定能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張益修樂觀表示,該公司對亞洲拍賣市場持相當樂觀的看法,,尤其是中國內地及香 港市場,。
他還提及,歐美收藏家很希望認識更多中國當代藝術品,,問題是有沒有適合而有信譽的平臺,,而該公司最大的優(yōu)勢是對于中國藝術市場的掌握,,在選件與專題設定上獨具匠心,,“我們會延續(xù)這種學術與市場并重的方向,并繼續(xù)拓展國際業(yè)務網絡,。
■行家點評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蔣再鳴:
藝術市場有很強的修復功能
1997年市場第一次遭受到金融危機之時,,對于當時還不成氣候的藝術市場來說,,一場拍賣能夠拿下一兩千萬的成績實屬罕見,但是1999年,,澳門回歸之時,,一張吳昌碩的作品已經由原來的四五萬元競拍至二三十萬元,說明市場起來了,。
2003年,,“非典”鬧得人心惶惶,藝術市場又一次陷入低谷期,。但是2003年年底“非典”一過,,直接帶動當代油畫市場的啟動。2004年底羅中立的一件作品就已達幾十萬元,,直到2007年就已過千萬元,。同期,張曉剛,、劉小東等藝術家的作品也呈直線上升,。
2008年,,受到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嘩”的一聲又掉下去了,,直到2009年秋至2010年,,“億元”時代又慢慢開始抬頭。所以,,藝術市場具有很強的修復功能,,我對它非常有信心。
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張益修先生:
對亞洲拍賣市場相當樂觀
藝術市場與整體經濟當然有一定關聯(lián),,但藝術品本身才是吸引藏家出手的重點,。此次秋拍常玉《薔薇花束》和清代馮寧《金陵圖》均拍得港幣五千萬元的彪炳佳績,更證實珍罕的頂尖拍品永遠是市場的寵兒,,更將引領市場的成長,。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藝術品市場消費能力不斷增加,,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guī)模也在不斷地擴張,;但拍賣行業(yè)對比西方歷史,仍算是起步階段,,因此上升空間 很大,,亦肯定能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在中國內地越多人了解拍品背后的學術價值,,而且品味越見多元化,,有助藝術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我們對亞洲拍賣市場持相當樂觀的看法,,尤其是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隨著香港的藝術品交易量已成為第三大城市,,畫廊,、博覽會與拍賣行之間的良性互動,將會更為擴大市場,。
編輯:陳佳
關鍵詞:香港秋拍 買家持幣觀望 情緒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