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公安部破獲盜墓大案追回價值5億文物 抓獲175人
揭秘
探測不光看風水還靠高科技
10個犯罪團伙近200人,,分別以姚某、馮某、王某、馬某等人為核心,參與刨挖,、放風的基本都是農(nóng)民。
“祖師爺”姚某自稱能根據(jù)風水星象“看山”,他通過這一方式來鎖定盜掘地點,,并先期進行踩點,然后再帶領(lǐng)團伙進行盜掘,。然而,,姚某的這手“絕招”并不外傳,除了他弟弟跟隨著他學到些“皮毛”,、后來“單飛”自己組織團伙實施盜掘外,,其余團伙主要還是跟隨姚某通過傳統(tǒng)方式尋找“目標”來盜挖文物。
此外,,盜墓團伙也在不斷地改進著自己的手法,。走在“升級”前列的,是以張某為核心的團伙,。在到處流竄作案的過程中,,張某結(jié)識了經(jīng)營探測儀的黑龍江人李某,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實施“智能化”盜掘,。
“所謂探測儀,也就是探礦儀器,,這些儀器對于盜墓分子來說,,攜帶十分方便。”辦案民警告訴記者,。
挖掘挖掘墓葬后會進行回填
“盜墓作案現(xiàn)場都在人煙稀少的荒郊野外,,作案時間都在深夜,這類犯罪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更別提有人報案有線索了,。”王紅巖說,除這些使案件具有“隱形”特點外,,嫌疑人還通過各種手段來掩飾犯罪痕跡,。
朝陽市東北方向有一個小山包,山下有條小河流經(jīng),,山上稀稀拉拉長著些荒草,,周圍一片荒蕪不見人煙,。4月29日下午,記者在山頭看到,,大約1000平方米的地方被一圈鐵絲網(wǎng)柵欄圍住,,入口處貼著一份公告,寫著“半拉山積石墓地是屬于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一處重要的墓地”,。
記者看到,,柵欄內(nèi)10多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搶救性挖掘。在工作人員挖開的10多個洞穴中,,最淺的僅挖了十幾厘米就看到了紅山彩陶的痕跡,。
“那3個洞穴,就是姚某曾經(jīng)帶人盜掘過后留下的,。”王紅巖指著中間位置的3個洞穴說,,2013年開始,姚某先后帶著4個團伙在這里盜掘了好幾回,,每次盜掘完,,他們都回填恢復原狀,。
“從這里隨處可見的彩陶,,可以看出這片墓葬群是典型的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積石冢群,有極高的考古價值,。”王紅巖說,,因被盜挖現(xiàn)世后,現(xiàn)在這片墓葬群被稱為“半拉山積石墓地”,,距離紅山文化遺址并不遠,。
銷贓常有文物販子坐地收贓
10個盜墓團伙主要盜掘的是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文物、遼金時代的錢幣,,還有元代到清代的文物,。在盜挖文物后,盜墓團伙會將文物出售變現(xiàn),。因此,,在盜墓團伙的背后,還有一伙擁有文物收藏證,、經(jīng)營文物店鋪的出土文物販子,。
文物販子李某經(jīng)營著兩家古玩店,他借著自己“喀左縣文博協(xié)會會長”的身份從事非法文物交易,,他并不滿足在店里等著收贓,,常常第一時間趕到盜掘現(xiàn)場坐地收贓。李某等文物販子的存在,,使得盜墓團伙盜挖到的文物出手速度非???,文物出手的價格以數(shù)十萬元居多,最高的是一個玉豬龍,,價格高達320萬元,。
“文物出手的速度不但快,還往往短時間內(nèi)就被多次轉(zhuǎn)手,。”負責追贓辦案的朝陽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刑偵大隊民警蔡炳輝告訴記者,,比如一個有雙龍圖案的金簪子,就被從阜新賣到了撫順,、又從撫順賣到了太原,。據(jù)蔡炳輝介紹,這個金簪子是國家一級文物,,不可能在市場上買到,,所以警方斷定是盜挖來的文物,并順著這個金簪子的銷贓軌跡,,追回了45件文物,。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建國以來最大盜墓案 追回價值5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