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腕上風景文玩新貴:手串熱潮究竟緣何興起
來源:四川在線-四川日報
“珠串,以前只是收藏界很窄的一個點,如今卻成了熱門的收藏,。”成都收藏愛好者趙漢軍1980年代開始涉足文玩收藏,近年來,,各種文玩手串的“火爆”讓他始料未及,。手串熱潮究竟緣何興起,?手串又可以玩出哪些花樣?
歷史:清代宮廷最愛玩手串
9月27日,,趙漢軍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一帖“清宮手串鑒賞”,,不到半天,,轉載量就輕松過100,。“轉載的人多是圈里玩老串珠的,。”他所說的“老”,特指清代至民國時期。他告訴記者,,盡管商周時期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綠松石、瑪瑙,、骨珠和玉石串珠,但歷史上最愛玩串珠的非清代皇宮貴族莫屬,。
108顆的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根據(jù)清朝典制規(guī)定,,皇帝在不同場合佩戴不同質地的朝珠:盛大慶典時,,佩戴東珠(珍珠);祭天時,,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時,佩戴琥珀或蜜蠟朝珠,;祭日時,,佩戴珊瑚朝珠;祭月時,,佩戴綠松石朝珠,。
而18顆珠子的手串,俗稱“十八子”,,則是清代皇室和后宮嬪妃最常見的日常裝飾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了各式清宮手串,選材以珊瑚,、碧璽,、翡翠、青金石,、瑪瑙,、蜜蠟等為主,墜角多用翡翠,、珊瑚,、珍珠、碧璽裝飾,。清代史料記載,,慈禧太后就鐘情于各式手串,其陪葬物品中,,就有不少不同材質的手串,。
除了裝飾作用,,手串也蘊藏著吉祥內涵。例如,,故宮藏有一件珊瑚十八子手串,,以18顆珊瑚珠串成,并以青金石佛頭,、結珠及翡翠墜為飾,,手串雕刻了蝙蝠口銜五銖錢幣,寓意“福在眼前”,。
市場:“漲”聲一片
“如今的手串市場,,材質繁多,細分可達200余種,。”趙洪亮在成都人民南路經營一家珠寶城,,近年來,各類珠串一躍成了他的主打產品,。他將市面上的手串材質分為四大類:一類是木質類,,如紫檀、海南黃花梨,、楠木,、沉香等;一類為寶玉石類,,如水晶,、瑪瑙、綠松石等,;一類為果核類,,如常見的菩提子、核桃,、橄欖核等,;還有琥珀、蜜蠟等特殊材質,。“近年來,,所有材質價格都是一路上揚。”趙洪亮說,,珍稀材質的手串,,如蜜蠟,、沉香等材質,,年平均漲幅都在30%以上。去年一般的新蜜蠟每克售價為50元左右,,今年漲到每克100元,;而品相較好的蜜蠟從前每克200-400元,現(xiàn)在飆升至每克2000-3000元,大超黃金價格,。
成都送仙橋古玩市場的商戶鐘怡告訴記者,,如今,要買一串蜜蠟,、沉香手串,,起步都得數(shù)千元。品質好的上萬元,,甚至數(shù)十萬元也不稀奇,。
此外,菩提,、紫檀等手串近兩年的價格也連年上漲,,有些甚至“夸張得離奇”。以海南黃花梨為例,,10年前,,黃花梨每噸價格不過萬元,一串海黃手串價格僅為50元左右,。而如今,,海黃價格飆升到每噸千萬元,一串海黃手串價格都將近2萬元,。
而青金石,、南紅瑪瑙、綠松石等也成了高價手串新秀,。“2012年,,一條普通青金石手串只要80元,今年批發(fā)價都得800元,。南紅更甚,,前兩年一顆不過百元的老南紅珠子,現(xiàn)在價格已達數(shù)千元,。”手串藏家高敏連呼“玩不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手串 文玩 沉香手串 青金石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