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媒體還原官員外逃軌跡:假身份證辦護照 整容躲追緝
外逃目的地國家
4
外逃前都要做哪些準備,?
假身份證辦護照整容躲追緝
案例中,外逃人員多用假身份證辦真護照,,甚至?xí)胰隧斕?。?009年,,時任浙江省永康市委常委的朱兵與永康市蘭歌化學(xué)工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程外亮密謀,由程外亮找一個與朱兵年齡,、身高,、相貌等相似的外地人頂替辦護照,,以前往新加坡旅游為由冒名辦護照,被順利受理,。據(jù)報道,,朱兵覺得冒名辦護照容易,又伙同程外亮等人到弋陽縣公安局辦港澳通行證,,因其他情況當天未辦成,。后來,朱兵等人再次辦理通行證,,被上饒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審核時識破,,出逃失敗。
此外,,外逃前,,他們早就通過子女留學(xué)、親屬移民,、開辦海外公司等方式,,將巨額資金轉(zhuǎn)移國外。其子女多以留學(xué),、打工等為理由先行,,配偶通過陪讀、做生意等出境,,有時甚至?xí)匐x婚,如余振東,、許超凡,、許國俊,案發(fā)前均與妻子離婚,,妻子隨即與美國人閃電結(jié)婚,,獲得綠卡后再復(fù)婚。
為了躲避緝拿,,還有外逃人員不惜整容,。原中山市實業(yè)發(fā)展總公司負責(zé)人陳滿雄、陳秋園夫婦,,兩人涉嫌挪用公款4億,,1995年,逃亡南美洲后,,輾轉(zhuǎn)多個國家在泰國清邁落腳,。陳夫婦成為地方名流后,為徹底隱藏身份,,陳滿雄特意做了整容手術(shù),。但5年后,陳氏夫婦還是被緝拿歸案。
5
外逃目的地國家有哪些,?
51人中16人選擇逃至美國
在所梳理的51個外逃案例中,,潛逃目的地國家可謂“全球行動”,涉及全球五大洲,,不僅有英國,、美國、德國等歐美發(fā)達國家,,也有緬甸,、蒙古國、泰國等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甚至還有非洲的烏干達,,太平洋島國斐濟等國家。
在51人中,,公開報道顯示的,,有16人逃往美國,約占總數(shù)的1/3,;5人逃往澳大利亞,;4人逃往加拿大;4人逃往泰國,;6人逃往緬甸,、越南、柬埔寨,;有兩人外逃的國家分別是新加坡,、新西蘭、俄羅斯,;逃往德國,、法國、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的共3人,。
此外,,濱海甚至島嶼國家是很多外逃人員熱衷選擇的,如新西蘭,、厄瓜多爾,、巴拿馬等。
值得關(guān)注的是,,除未公開報道外逃人員從哪里離境外,,多數(shù)外逃人員選擇將我國香港作為中轉(zhuǎn)站,從香港離境后再輾轉(zhuǎn)其他國家,。
6
外逃人員現(xiàn)在狀況如何,?
超半數(shù)被緝拿三人回國自首
在51人中,,有28人已歸案。2名已逝,,其余人仍在“跑路”,。在歸案人員中,公開報道中,,還有3人主動向公安機關(guān)自首,。如2012年,潛逃加拿大近8年的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原行長高山,,從加拿大回國投案自首,;2008年,貪官鄧新志自愿被遣返,,回國自首,。
在上述已回到中國的外逃人員中,對其處理結(jié)果公開報道并不多,,但從僅有的報道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部分人被判處至少8年以上有期徒刑,有些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死緩甚至是死刑,。自首的則相對得到了減輕處罰。
此外,,對外逃人員的追贓工作在公開報道中亦并不多見,。僅僅在兩天前的8月29日,江西省上饒市中級法院對鄱陽縣財政局經(jīng)濟建設(shè)股原股長李華波在缺席情況下審判,,沒收其違法所得,。新華社在該稿件中,將李華波稱為“我國首個被沒收違法所得的外逃貪官,。”
7
逃往國外的生活怎樣?
遭陷害敲詐部分人生活潦倒
據(jù)公開報道顯示,,部分外逃人員的“跑路”生涯并不好過,。大多外逃人員,為了躲避政府緝拿選擇“隱身生活”,,不與外界交流,。
如楊秀珠出逃時,準備投靠一個自己對他有恩的人,,但這個人在把楊一行安排在新加坡后,,開始要錢,并威脅楊秀珠如果不給錢會舉報她,。楊秀珠于是帶著一家四口,,在遠房親戚的幫助下逃往美國,。逃到美國后,她卻遭遇了一場官司,。萬般無奈下,,楊秀珠潛逃到荷蘭,生活在一間發(fā)霉,、滴水的地下室,,絕望透頂。2005年,,她在地下室被荷蘭警察逮捕后,,反而覺得平靜、一身輕松,。
此外另據(jù)報道,,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長王振忠,逃往美國后與情婦郝文花了一百多萬美元在美國加州買了一幢別墅,,開著一輛別克跑車,。就在王振忠想在美國過有錢人生活時,以前在福州被他敲詐過的黑道人物,,紛紛委托在美國的“福清幫”黑道向他追討被敲詐的錢,。遭敲詐后的王振忠為保護情婦獨自生活,出門都要躲警察,。連遇到昔日同在美國的老朋友,,他都低頭假裝沒看見。
2005年下半年,,悶悶不樂的王振忠被檢查出了肝癌,。而這期間,他的情婦沒來看望過他,。2007年6月,,在絕癥中掙扎的王振忠臨終前留下了一句話:一切都是報應(yīng)。
8
外逃呈現(xiàn)出哪些趨勢,?
職務(wù)從高到低部門由熱至冷
記者在梳理51個外逃案例中,,發(fā)現(xiàn)出逃官員呈現(xiàn)出級別由高向低、部門由“熱”向“冷”發(fā)展的特點,。從1992年到2008年期間,,多數(shù)外逃人員都是地方或部門的“一把手”,或是企業(yè)負責(zé)人,。例如,,2002年出逃的貴州省交通廳原廳長盧萬里、2002年出逃澳大利亞的云南省原省委書記高嚴,、2001年出逃美國的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原行長余振東,。他們的級別都比較高,,且所在部門大都是比較熱門的行業(yè)。
相對于高級官員,,地方基層干部出入境管控相對寬松,,從2008年至2014年,外逃官員的級別呈現(xiàn)從高向低的走勢,。
此外,,外逃官員所在的部門也由“熱”向“冷”變化。例如,,2010年,,時任廣州市花都區(qū)畜牧獸醫(yī)局局長的劉榮福持護照去往美國至今未歸。
2011年,,時任鄱陽縣財政局經(jīng)濟建設(shè)股股長的李華波逃往新加坡,;2013年,請病假的廣州市花都區(qū)原政協(xié)主席王雁威失蹤等,。
編輯:牟宗娜
關(guān)鍵詞:官員外逃 假身份證 整容躲追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