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上半年反腐呈現四大新特點:速度創(chuàng)紀錄 震懾官場
勢頭不減 徐駿攝(新華社發(fā))
挪位 徐駿攝(新華社發(fā))
組合拳 徐駿攝(新華社發(fā))
剛剛過去的2014年上半年,,是反腐風暴不斷加速的半年,。
從年初到6月30日,在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官網的“案件查處”欄目中,,有375名官員被點名通報,,包括接受組織調查、“雙開”,、移送司法機關等,。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2013年的全年反腐“戰(zhàn)果”,。
反腐風暴給官場帶來強大震懾,,還不僅僅體現在“提速”上。2014年上半年,,中紀委反腐敗的速度、力度,、廣度,、深度,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反腐沒有什么“差不多行了”的說法,。“宜將剩勇追窮寇”,用反腐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才是這場風暴發(fā)展的方向,。
一邊高壓反腐,一邊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對“控制的力度”的有效把控,,“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有自信、有能力,、有信心的表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認為。
1 速度創(chuàng)紀錄,,半年“戰(zhàn)果”超去年
2014年上半年的反腐,,關鍵詞是“創(chuàng)紀錄”。最直觀的體現,,是速度,。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上半年通報查處375名官員,。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了去年全年,而且實現了31個省區(qū)市的“全覆蓋”,。
如果在上半年中選一個月作為代表,,無疑,最能體現上半年反腐“提速”的,,是6月,。
在這個“風暴之月”中,6名省部級以上“老虎”落馬,,成為十八大以來打掉“老虎”數量最多的一個月,。其中,杜善學與令政策兩名原省部級官員,,創(chuàng)紀錄地在2分鐘內連續(xù)被通報落馬,;6月30日,更是創(chuàng)紀錄地在一天之內,,有4名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被開除黨籍,。
除了速度快,,落馬官員的職級也比去年要高。6月落馬的徐才厚與蘇榮,,是十八大后首次有“副國級”官員落馬,,而徐才厚更是首個被查出的中央政治局原委員。
16名——這是今年上半年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的數量,。這已經接近占到十八大以來落馬“老虎”總數30余名的半數,。換句話說,今年上半年的“打老虎”戰(zhàn)果,,已經接近去年全年,。
“速度”給人的震撼還不止于此。
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長姚木根落馬當天,,他的名字還出現在當天出版的省報上。也就是說,,前一天還在正常工作的姚,,第二天就被紀委帶走。
這種“毫無征兆”的落馬,,同樣出現在時任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身上。前一天還在市內調研的他,根本不會想到第二天就會被宣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被組織調查,。
被調查的速度使人震撼,,被查處的速度也讓人印象深刻。
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省部級以上高官,,從立案調查到“雙開”,,平均用時大約5個月時間。今年這一速度也在加快,。比如海南省原副省長冀文林,,從2月18日被立案調查,到27日被免職,,僅用時9天,。而山西省原副省長杜善學、山西省原政協(xié)副主席令政策,,從6月19日被調查,,到6月23日被免職,中間更是只有4天,。
到7月,,這一速度就更快了。江西省委原常委趙智勇,,從6月3日被通報違紀,,到6月10日被免職,7月16日被開除黨籍,,一個半月時間內就走完了基本的流程,;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原市委書記張?zhí)镄?,更是?天之內完成通報、免職過程,,4天之內即被開除黨籍,。
據統(tǒng)計,十八大以來,,國企系統(tǒng)落馬高管已超過50人,。這其中,今年落馬的就有40人,。涉及的領域,,則包括石油、鋼鐵,、電力,、運輸、航空、通信等行業(yè),。
2 “新詞”頻現,,隱形問題浮出水面
“通奸”、“小官巨腐”……這些詞在今年出現在了中紀委的案情通報和巡視組反饋意見中,,有的開始頻繁出現,,并在網絡中“火”了起來。
對于“通奸”一詞的使用頗為典型,。此前,,“生活糜爛”、“亂搞兩性關系”,、“玩弄女性”等說法屢見于對涉事官員的通報中,,但從今年6月開始,中紀委開始頻繁使用“通奸”以代替之前的說法,,這個詞簡潔有力,,迅速成為網絡熱詞。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中紀委官網至少10余次使用這個詞,,使得這個詞的影響力日漸擴大。在6月第一次使用“通奸”二字后,,中紀委網站專門刊文,,引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稱,盡管通奸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定罪,,但在黨紀中屬于有明確懲戒規(guī)定的行為,。文章由此強調:“黨紀嚴于國法,黨員違法必先違紀,。”
事實上,,在過去兩個月中被通報“通奸”的落馬官員,無一例外被開除了黨籍,,而這,,在《處分條例》中同樣有據可依。
“中紀委并沒有發(fā)明這個詞,,但是頻繁用這個詞,,明顯表示出中央在這個問題上的態(tài)度比以前更為嚴厲。對于領導干部來說,,這是不能容忍的行為,。” 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表示。
在給北京市反饋的巡視意見中,,中央巡視組用了“小官巨腐”一詞,,直指一些鄉(xiāng)村干部的腐敗。這個詞甫一出現,就引起了輿論關注,。在謝春濤看來,,熱詞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這說明該問題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北京地區(qū)比較突出的現象,。
針對具體問題具體指出,而不用大而化之的說法,,也是中紀委半年來用詞,、用語的典型特征。例如,,在給科技部的反饋中,,直言“科技資源缺乏統(tǒng)籌協(xié)調”;在給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反饋中,,指出干部中“有的利用宗教習俗斂財”,;在給復旦大學的反饋中,認為校辦企業(yè)管理中“一手辦學,、一手經商”現象突出,。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看來,這些新詞,、新說法的出現,,凸顯了這半年來“有腐必反”的特征。這些說法暴露出來的許多問題,,都是之前很少為公眾所注意到的,,正是因為反腐力度加大,反腐覆蓋面廣,,才讓這些新問題浮出水面,。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中紀委反腐 上半年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