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揚州領銜大運河申遺圓夢
一張藍圖繪到底
按照世界遺產保護標準,以“兩個服從”推進申遺,,一系列堅決有效舉措在沿線城市中引起強烈反響
從2007年起,,短短兩年,,揚州在大運河申遺中無論是資源調查,、保護規(guī)劃編制,,還是文物本體保護,、環(huán)境整治等方面,,均拿出了一組漂亮的“系列報道”,并率先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揚州的動作之迅速、計劃之翔實,、落實之有效,,對推進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產生了重要影響,得到了沿線城市的由衷尊敬和認可,。
2011年3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時任市長謝正義指出,,文化是揚州城市之本,、之根、之魂,,揚州的城市建設與經濟發(fā)展都需要圍繞“文化”這個核心來進行,。作為歷史文化的物化精髓,當代揚州人要認真思索如何按照世界遺產保護標準,,傳承好,、保護好、利用好文化遺產,。
就在這次會議上,,謝正義提出了揚州在城市建設與大運河申遺中必須遵守的“兩個服從”——古城保護服從遺產保護,城市建設更新改造服從古城保護,。他向與會的各縣(市,、區(qū))、部門強調,,在申遺中,,揚州一定要按照“突出普遍價值”這一定義,抓好遺產點修繕整治,,突出價值提煉與文本編制這兩個重點,,遵守國際標準,遵從國際規(guī)則,。
“兩個服從”充分彰顯了當代揚州解決城鄉(xiāng)建設與遺產保護之間“撞車”的智慧,,堅決按照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標準處理矛盾,,展示了揚州高度的文化自覺,。一系列堅決而有效的舉措,在沿線城市中引起強烈反響,。
聞名遐邇的瘦西湖是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作之一,,周邊生態(tài)優(yōu)美。2006年,,毗鄰景區(qū)北部的223號地塊開發(fā)權被一家房地產開發(fā)商獲得,,市文物部門及時進場考古,發(fā)現清代中期園林遺跡,。5年后,,該地塊內一直處于封存狀態(tài)的24122平方米土地被政府收回。
2011年,,揚州一公司在大運河申遺遺產點預備名單的里運河故道抽淤造田,,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及時介入,,責令施工單位恢復原貌。
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副主任,、市申遺辦副主任劉馬根介紹,,從2012年起,接任揚州市委書記的謝正義不止一次在文物保護,、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城市建設等相關會議、調研中強調:舍棄一些短期利益,,克制一些開發(fā)欲望,,控制一些發(fā)展沖動,把運河孕育的深厚傳統(tǒng)文化傳承好,,守住城市的根和魂,。
“申遺是一項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與挑戰(zhàn)性的過程,,不管路有多長,,無論經歷幾屆市委、市政府,,揚州一定會在高點定位基礎上,,以釘釘子精神,堅持接續(xù)接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干,,點點滴滴,,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做好境內的運河遺產保護,,為全線申遺城市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謝正義表示,。
連續(xù)兩年,,謝正義在中國·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上就大運河申遺事宜向海內外嘉賓擲地有聲:川流不息的大運河至今仍然是推動揚州發(fā)展的重要資源,揚州理應為中國大運河申遺作最好的努力,,這不僅是我們對中國大運河申遺的責任,,也是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貢獻,更是揚州建設世界名城的應有之義,。
“大運河申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揚州應抓住機遇,借助大運河申遺‘聚集世界的眼光,,體現永遠的中國’,邁出建設世界名城的堅實步伐,。”2012年8月21日,,市長朱民陽在專題調研文物保護和申遺工作時說,文物是先人留給我們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要充分做好發(fā)現,、保護和利用工作。揚州作為運河申遺牽頭城市,,要進一步履行好職責,,提高市民的認知度、參與度,,擴大社會公眾參與面,。
2012年9月26日,在中國·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暨第25屆世界運河大會開幕式上,,朱民陽向與會的兄弟城市和國外友好城市深情闡述運河兒女的當代理想:“我們感念運河,、守望運河,更期待有效保護,、利用,、放大運河這一活態(tài)遺產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
2013年9月16日至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咨詢機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委派兩名國際專家來華現場評估考察,。
考察過程中,大運河揚州段給韓國釜山慶星大學城市設計系教授姜東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揚州對大運河管理十分到位,,管理水平相當高。從中我能看出,,當地政府和人民對運河的保護是發(fā)自內心的,,活態(tài)遺產的保護與整個區(qū)域之間緊密結合,市民共享的舉措讓人震撼,,符合申遺文本中提出的世界遺產價值標準,。”
十年磨礪一劍成
申遺拓展全球視野,提升市民幸福感,,文化遺產保護永遠沒有終點,,我們一直在路上
6月22日上午,卡塔爾首都多哈國際會議中心,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申遺項目審議現場,,21個委員國代表熱烈討論中國大運河,。當地時間10:19,大會主席團主席,、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主席瑪雅薩公主一錘定音:“祝賀中國,,祝賀大運河!”這一刻,,中國世界遺產數字躍升為46個,。
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十年磨礪一劍成,。
此刻,揚州人民的心情波瀾激蕩,,久久不能平復,。歲歲年年的申遺艱辛歷歷在目,又似白駒過隙般從腦海中閃過,。倍感欣慰和鼓舞的是,,大運河的普遍價值被世界讀懂并認同,運河兩岸人民對祖先饋贈的文化遺產竭力呵護的赤子之心,,得到世界理解和尊重,。
“祝賀揚州收獲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作為大運河的發(fā)源地,,揚州擁有世界遺產實至名歸,;作為大運河聯合申遺牽頭城市,揚州的努力和付出對得起這份榮譽,。”大會現場,,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和朱民陽熱情握手,。
回顧往昔,,揚州的收獲遠遠超出了運河環(huán)境整治以及文化遺產本體保護的顯著效果,在建設理念,、發(fā)展視野,、市民素質各方面,城市均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市規(guī)劃局局長劉流介紹,,幾年來,揚州對境內的河段進行了全面整治,,對近百處文物古跡修繕保護,。如今,全市遺產區(qū)內所有的建設項目在上規(guī)委會前,規(guī)劃部門都會書面征求文物申遺部門意見,,對危害運河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的項目,,一票否決。
十年光陰,,揚州通過申遺杠桿進行文化再發(fā)現,,視野和理念逐步和世界接軌。顧風說,,大運河申遺為我們提供了從世界遺產角度看揚州,以國際標準重新審視各方發(fā)展現狀與潛力,,并以全球標準自我要求提升,。
“10年來,參與申遺的年輕人在成長,,中年人在成熟,,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視野,能夠與國際對話的專業(yè)人才隊伍,,提升了揚州的城市形象,、投資環(huán)境,吸引了與之相配套的各類產業(yè)功能,、高素質人才等稀缺要素向揚州集聚,。”
個園管理處主任金川感嘆,民眾是運河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傳承者和守護者,。在大運河申遺保護過程中,百姓切實感受到了文化遺產融入生活,、改變生活,。市民在感受家鄉(xiāng)深厚文化、享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同時,,激發(fā)起內心深處的自豪感,、幸福感,喚醒了對文化遺產的親切感,、責任感,,保護母親河、建設家鄉(xiāng)的熱情和意識明顯提升,。
2011年10月29日,,“中國大運河國際青年百里毅行”活動在揚州舉行,近2000名揚州青年從東關古渡出發(fā),,沿著古運河和京杭大運河步行前往江都和高郵,。一路行走,青年們撿拾兩岸垃圾,發(fā)放保護母親河相關資料,,感受大運河文化遺產之美,。
2013年6月,揚州在全國率先成立大運河保護志愿者總隊,,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揚州市民踴躍報名參與,。今年6月初,“龍行大運—運河申遺”全球征文大賽評價結果揭曉,,多位獲獎的揚州作家,,在作品中深情表達了大運河申遺以來家鄉(xiāng)發(fā)生的變化,訴說了運河兒女對母親河的血脈情思,。
編輯:付裕
關鍵詞:揚州 大運河 申遺 城市 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