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正能量 正能量
非典時她為了病人倒下去,,如今她又為治病救人“站”了起來
趙紅艷:塌掉的關節(jié) 挺拔的人生
趙紅艷怎么那么多親戚
不過,除了開導那些尋死覓活的病人,,趙紅艷極少談起自己的傷痛,。她認為,,自己算是一個“不卑不亢的醫(yī)生”,,不算“態(tài)度特別好”的那種,。以她的個性不會細聲細語,,更不會對人低聲下氣,。她沒少跟病人拍桌子,。
但袁飛說,趙紅艷有這樣的本事:當她批評你,,能讓你聽出來她“打心眼里對你好”,。
袁飛經(jīng)常接到趙紅艷的電話,每有一位病人做核磁共振檢查,,趙紅艷就在電話里囑咐她,,“這是我們家親戚”。有時她還拜托袁飛幫忙看看病人從別的醫(yī)院帶來的影像。不少科室都接過這類電話,。同事們很奇怪,,趙紅艷怎么那么多親戚,而且親戚們那么多???
久而久之他們知道,趙紅艷的“親戚”都是她的病人,。門診病人住院后,,她會給病區(qū)打電話,“我的病號,,對她好點”,,或者“這是我們家親戚,睡不好覺,,盡量找個好的房間”,。
孫文說,后來大家默認了,,“凡是趙老師介紹來的,,都當親戚”,。
等到真的親戚來了,,趙紅艷反而不好意思提要求。有一天她給孫文打電話,,請她接收一位病人住院,,趕緊查查肝功能,“不用太好的房間”,。病人一來,,孫文嚇了一跳,癥狀很重,,膚色發(fā)黃,,診斷為藥物性肝炎。這位,,是趙紅艷的母親,。
總有一些病人會忘記服藥劑量等小事,卻要跑很遠的路來問,,趙紅艷為此試著在病歷上留下手機號碼,。四五年前,她干脆另配了一部手機,,印了名片,,專門跟病人聯(lián)系。但如今,她把兩部手機弄混了,,因為各自都存了不少病人的號碼,。她每月的話費超過500元。
有人連家庭糾紛都找她出主意,。一位患者早晨6點打電話請教她:“我早飯可以吃饅頭嗎,?”
50多歲的患者劉兵感謝這部電話。他是趙紅艷的胃病患者,。2012年的一個深夜,,他70多歲的岳母突發(fā)心梗,他情急之下打了這個電話,。趙紅艷為他緊急聯(lián)系了醫(yī)生,,當晚就安排手術。
劉兵當時帶的錢不夠,,趙紅艷回家取了1萬元幫他墊付,。她又“收買”了一位“粉絲”。
趙紅艷也很奇怪,,明明自己長得“挺厲害的”,,總有病人找她救急。有人看病就差一塊錢,,著急忙慌地來找她,。一位老太太進門就喊:“趙紅艷,快,,驗尿沒錢了,,你快給我拿點錢!”
曾有一位中年農(nóng)民工,,身上只有300元,,她掏錢幫他墊付了住院押金。被人借“慣”了,,她包里總放著一兩千元,,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人用不同的方式道謝,。劉兵曾在大年初二打車近20公里,,到醫(yī)院給她送過熱乎乎的三鮮打鹵面。劉玉珍給她送過衣服,,找了個借口:“閨女給我買的,,我穿不了。”
更多的是她記不住的病人,,來到診室里,,放下東西就走。她無法“拔腿就追”。
這些禮物包括一盆蝴蝶蘭,、一袋大米,、一桶蝦醬、一籃子雞蛋,、幾根蘿卜,,或是七八個蘋果。一位看門大爺送過枸杞,。有個看上去很寒酸的農(nóng)民沒有醫(yī)療保險,,趙紅艷用最便宜的藥給他治好了病,他送來一把卷在報紙里,、帶著根的小蔥,,趙紅艷隨后把它們栽在了花盆里。
收到最多的是玉米面,。還有一位河北農(nóng)村的大叔,,扛來一袋子玉米。孫文說,,這類禮物“必須高高興興收下”,,趙老師會當著大叔的面分給大家,讓他心里舒服,。有的人還會等到中午,,送來煮熟的玉米,看著他們啃兩口才肯走,。
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愛好旅游,,在云南用過一種苗藥治療扭傷很有效,,千里迢迢給趙紅艷帶了回來,。他得知趙紅艷在云南當過兵,于是發(fā)來大量的照片讓她“舊地重游”,。
一位病愈5年的病人送來一面錦旗,,表示5年前太窮,如今生活好了有能力送錦旗了,。只不過,,錦旗上名字錯寫為“趙艷紅”。
還有一位飲酒過量導致急性腸胃炎的中年男人,,被趙紅艷訓過幾次,。他寫過好幾份戒酒保證書,其中一首打油詩里說:“今后如敢再飲酒,,干脆改名趙紅艷,。”
“病人們感謝我,我也應該謝謝他們。我的病人讓我感受到我人生的價值所在,。”趙紅艷說,。
孫文說,有些患者十分嘮叨,,一種藥的用量要反復問十多次,,趙老師好像“沒有煩的時候”。
實際上,,趙紅艷并非總是這樣和藹,。孫文說,她對同事“脾氣很大,,有話直說”,。
趙紅艷也承認,自己在門診的時候“一點都不煩”,,對家人就很不耐煩,。連母親都反映她脾氣極大。
丈夫邢斌說,,她回家后習慣疲憊地躺在床上,,什么話也不說,可一有患者電話,,就“像打了雞血”,。
趙紅艷猜測,以前自己要柔和很多,,而今特別容易煩躁,,也許這是“非典”的另一個后遺癥。心里的不平衡總要有一個發(fā)泄的地方,,可能給了家人,。
邢斌沖她吼過:“你能不能把我當成你的病人?”趙紅艷患病后,,他辭去了塘沽一家食品公司總經(jīng)理的職務,,回到天津市區(qū)照顧家庭。有個時期他嚴重失眠,,跟妻子說過多次,,都被忽視了。
去年,,邢斌查出腦部的夾層動脈瘤,,死亡率很高,幸虧手術成功,。趙紅艷覺得,,這樣的苦和痛都已經(jīng)過,,不會再有什么能打倒自己。
武警部隊政治部副主任,、藝術家張繼剛送過她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舞蹈《千手觀音》的光盤,。“千手觀音”的寓意被她引為心聲:“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愛,,就會有一千只手來幫助你,;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只手去幫助別人,。”
她不愿意回憶“非典”:“雖然我仍有痛,但我已經(jīng)走出,。”
邢斌問過她,,今天你變成這個樣子,你后悔嗎,?孫文也問過這個問題,。趙紅艷想都沒想就作出了回答:“我肯定還得上——我是個軍人,我是個醫(yī)生,。”
她慶幸自己走出陰影,,回到了診室。“讓我有工作干,,我可能活到88歲,。讓我在家里,我可能8年都活不過去,。”
有人夸她“淬火的骨頭比鋼硬”,,她心里清楚,隨著年齡增大,,骨質(zhì)疏松,,情況會愈發(fā)嚴重。她的關節(jié)像是破碎的雞蛋殼,,將來的路可能越來越難走,。但她不去想這些,。她坐著電動輪椅,,意氣風發(fā)地穿梭在醫(yī)院里,對人開著玩笑:“看我多瀟灑,,比你走得快,。”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趙艷紅 病人 人生 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