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岸>資訊
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綠色恐怖”擋不住兩岸交流腳步
2020兩岸企業(yè)家峰會年會即將在臺北,、廈門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兩岸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yè)家將與會,商討如何緊抓大陸“十四五”規(guī)劃機遇,,見證并推動兩岸產業(yè)不斷走向深化,。對此,民進黨當局怎么看,?不妨推敲下臺陸委會的措辭,,即可洞察其奸——“支持‘合于規(guī)范’的兩岸經貿交流,但提醒與會臺灣民眾要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guī)范,?!北砻婵矗襁M黨是在講“支持”兩岸交流,,可話里話外卻透露出威脅恫嚇的味道:要去可以,,但最好乖乖的,不然可就“法條”伺候了,。
這套“話術”,,讓人聽出“熟悉的味道”,早就是民進黨的慣用伎倆了,。今年9月海峽論壇舉辦前夕,,民進黨當局公然拋出多項禁止令,更是拿所謂的“反滲透法”“國安五法”等,,嚇阻臺灣民眾勿輕易參加,,“小心觸法”;今年10月兩位臺灣藝人在央視國慶晚會合唱《我的祖國》《守護》,,民進黨當局得知后的第一反應,,便是威脅“若違反相關規(guī)定,將依法查處”,;近日幾名臺灣學者參加兩岸視頻連線,,討論統(tǒng)一議題,,隨即被綠色媒體貼上“統(tǒng)一頑固分子”的標簽……
類似這樣干擾、破壞兩岸交流合作的例子,,實在舉不勝舉,。自2016年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一直“說一套做一套”,,嘴巴上說“樂見支持”兩岸交流合作,,實際上卻千方百計用各種政策限制、打壓,、恐嚇參與兩岸交流的臺灣民眾,。或者以莫須有罪名,,面目猙獰地搬出司法手段,,威脅或指控民眾“違法”;或者操縱自己豢養(yǎng)的網軍,,對參與兩岸交流的臺胞批倒批臭,、惡意攻擊,扣上“紅帽子”,,把兩岸正常交流泛政治化,,企圖以此斬斷兩岸各方面連結,,“綠色恐怖”不斷在島內彌漫發(fā)酵,。
兩岸企業(yè)家峰會成員都是兩岸重量級商界人士,臺灣頂尖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多數(shù)都在內,,民進黨當局的說法,,必然也在峰會年會臺灣與會嘉賓和企業(yè)家間引發(fā)了一定寒蟬效應。這樣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島內輿論的強烈質疑和普遍反對,。有臺灣商界人士指出,今年1至10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6%,,其中10月份達到44%,可以說,,臺灣的對外出口一半到了大陸,,這些數(shù)據(jù)充分說明,兩岸經濟脫不了鉤,,兩岸產業(yè)斷不了鏈,,兩岸深化融合發(fā)展互利共榮才是大勢所趨。民進黨對兩岸交流“明卡暗絆”,,除了限縮臺灣發(fā)展空間,,削弱臺灣競爭力之外,,還能改變什么?
有臺灣網友在社交網絡寫道:“民進黨或許關得住人,,但關不住人心,!”臺媒最新民調顯示,近六成民眾認為當前兩岸應“加強交流”,,其中20—29歲的年輕人中有超過七成力主加強交流,。這顯示希望兩岸和平發(fā)展、盼望擴大交流合作的臺灣主流民意,,并非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打壓所能阻止的,。即使受到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2020年1月至12月,,兩岸同胞排除萬難,,讓兩岸之間交流活動以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陸續(xù)展開,包括“中山論壇”“海峽青年節(jié)”“海峽論壇”“京臺科技論壇”“重慶臺灣周”等交流活動,,都很好地為兩岸之間的交流增添了許多熱度,。
民進黨當局為一黨一己之私,把黑手伸向兩岸交流,,把矛頭對準島內民眾,,制造“綠色恐怖”,也許可以一時得逞,,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fā)展,、大融合”的歷史大勢,,誰都無法阻擋。民進黨當局打壓兩岸交流的做法,,損害了臺灣民眾利益福祉,,違背了時代發(fā)展潮流,不得人心,,注定失敗,。未來可以預見,會有更多的臺胞參與到兩岸民間交流交融的大潮中來,。(汪靈犀)
編輯:崔姝音
關鍵詞:兩岸 交流 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