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0年第三期
中國藝術研究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 活動簡述
初冬暖陽90×120cm-2019年-朱春林
桃源文章之一-60×83cm-2019年-夏北山
嶺腳村寫生-斜陽草樹-尋常巷陌-42×42cm-2019年-姜魯沂
2020年初,,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院主辦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15-2019年主題實踐活動匯報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開幕,。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文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前進方向,。
早在2014年底,,中國藝術研究院就啟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在近五年的時間里,,藝術家們積極開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層創(chuàng)作實踐,通過走基層,、下鄉(xiāng)村,、入邊疆、深入廠礦及農(nóng)莊,,親身體驗新時代基層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和精神風貌,。中國藝術研究院七大藝術創(chuàng)作學術機構(gòu)中的趙建成、楊飛云,、劉選讓,、陳孟昕、李崗,、韓學中,、穆家善、林維,、潘纓,、周石峰、林若熹,、張龍新,、馮寶麟、管峻,、孫文剛,、唐建、徐晨陽,、徐小東,、陳海良、陳忠康,、劉萬鳴,、夏北山、肖文飛,、王桂勇,、張愛玲、韓洪偉,、雷苗、任清,、孫龍本,、徐福山,、楊濤、尹海龍,、常磊,、徐青峰、張見,、周延,、高茜、吳成偉等八十余位著名藝術家的五百余件優(yōu)秀作品參與了此次展覽,,這些作品接地氣,,有溫度,有深度,,充分反映出了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就像在泥土中茁壯生長的花朵,蘊含著無限生機,。
扎尕那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海拔3000多米。這里生活條件艱苦,,但美如仙境,,且民風淳樸,有“伊甸園”的美譽,。2015年,,楊飛云率隊來到這里寫生,盡管生活不便且高原反應嚴重,,卻絲毫不影響他創(chuàng)作的熱情,,他說:“扎尕那給我一種強烈和厚實的感覺,雖然生活環(huán)境粗糙,,但人們保持著勤勞,、忍耐、樸實的狀態(tài),,很感人,。我的畫面也變得強烈起來,厚重,、濃郁,,有一種力度,在藝術上對我來說是一個補充,。以前不可能畫成這樣,,如果待在北京,下輩子也不可能有這樣的體會和感受,更不會有這樣的作品,?!薄对啬巧賸D》中,女主人公的膚色,、神情,、服飾不僅與顯現(xiàn)在畫面中的室內(nèi)小環(huán)境相互呼應,而且與潛在的藏區(qū)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也很和諧,。衣服從色彩的搭配到織物的質(zhì)感再到款式以及穿著的習慣方式,都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與民族風情,,像田野里長出的莊稼,,自然而然,帶有環(huán)境熏染出來的氣息,。
徐青峰也多次深入甘南藏區(qū),,深入帕米爾高原等地區(qū)寫生。徐青峰認為,,寫生是畫家用畫筆直接觸碰自然,、觸碰內(nèi)心深處的表達方式,也最能體現(xiàn)畫家的功力,。這種能力是指感受自然的能力,、表達內(nèi)心的能力、掌握繪畫語言的能力,。他說:“扎根人民群眾,,藝術才會有生命力,如果說此次展出的作品令觀眾有一些感動,,我想那是因為這批作品中帶著生活的溫度,,畫中人物形象是鮮活的,每一幅畫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讓觀眾想駐足,,想了解背后的故事?!?/p>
徐青峰的素描功力相當深厚,,美術理論家殷雙喜評價說:“(徐青峰)在素描方面有一種非常好的把握。由于他對素描的理解,,令他對這個人物和景物空間關系的把握非常準確,,所以他的繪畫能夠在空間關系上有非常獨到的表現(xiàn)。我們看他的作品,,被他的細節(jié)所吸引,,感覺那種真實感,。”《彈曼陀鈴的佳考》一作,,不但造型準確,,而且也非常注重情感因素以及其中蘊含的抽象因素與表現(xiàn)因素,作品是寫實的,,但是又體現(xiàn)出東方藝術的含蓄與內(nèi)在神韻。
畫家朱春林長期深入太行山寫生,, 他善于在尋常景物中發(fā)現(xiàn)美,,曾言:“外出寫生時如何選景是個問題,通常大家會關注風景名勝,,恰恰這類題材已無畫意,,一是其本身已成完美之境,無需錦上添花,,也無法超越,;二是附加太多人為因素,過于修飾與造作,,不適合藝術表達,。往往一些不經(jīng)意、不被人察覺的地方才有真正的畫意,,藝術源于生活應高于生活,,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詩中有畫,,畫中也當有詩意,,繪畫作品應當給觀眾留有想象和回味的空間?!薄冻醵枴方厝×顺醵镩g農(nóng)民勞作的尋常畫面,,人物雖然眾多,但是并沒有劇烈的動作和矛盾沖突,,而是各安其位,,怡然自得,與沐浴著冬日暖陽的田野融為一體,,散發(fā)著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氛,。
畫家李傳真偏愛表現(xiàn)身邊的普通人,建筑工,、搬運工,、保姆、鐘點工等勤勞,、樸實的勞動者,。對她來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和身邊的普通勞動者交朋友,,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情感,,情牽他們的喜怒哀樂。李傳真認為,,直面心靈的作品是最能打動人的,,她本人的童年生活過得異常艱苦,因此對農(nóng)民工這樣的普通勞動者懷有真摯的情感,,以平等善意的態(tài)度與他們交往,,跟他們真正打成一片。再描繪農(nóng)民工時,,李傳真往往采用紀念碑式的高大形象,,因為在她眼里,這些人是正直的普通人,,社會身份的設定并不能決定人的高低貴賤,。
此外,對李傳真來說,,“尋根”也是“扎根”生活的一種方式,,因為鄉(xiāng)情是她永遠難以割舍的。有時,,她也會回鄉(xiāng)寫生,,以藝術的形式來表現(xiàn)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寄托鄉(xiāng)思,?!肚那脑挕氛故緝蓚€女孩分享秘密的瞬間,暗紅的色調(diào)表現(xiàn)的是一種溫暖而柔軟的感覺,,兩個女孩腳下的那盆綠色植物一方面提到了色彩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另一方面又給人以無限遐想,增加了意象的豐富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休閑旅游逐漸成為國人的一項基本生活需求,,兼具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蘊和優(yōu)美風景的江南園林是深受外地游客以及本地居民歡迎的去處,。潘纓的《無錫寄暢園》表現(xiàn)的便是三三兩兩的中老年游客在園林內(nèi)的長廊里、大樹下喝茶休息的場景,。大面積的金色在棕色,、墨色的烘托下,華美燦爛又不失沉靜大氣,,和情態(tài)悠閑的游客有著一種內(nèi)在精神上的契合,。同時,,也小中見大地折射出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潘纓在《寫生的意義》一文中寫道:“除了大自然的魅力之外,,寫生的魔力也在于它的過程,,在于它以大自然的精妙為標準,一步一步地推進著人的感覺和表達,。當我們能表達得越多,,就能感覺到越多;當我們能感覺到更多,,就能表達得更多,。我們描繪得越多,就會陷得越深,,也就不斷地渴望我們的感覺器官敏銳、更敏銳,;表達手段精妙,、更精妙,永無止境,。我們因不斷地獲取能力而沉醉于不斷地發(fā)現(xiàn),,我們因不斷地發(fā)現(xiàn)而沉醉于不斷地獲取能力。不斷地發(fā)現(xiàn)為我們的審美做出了選擇,,不斷獲取的能力為我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潘纓創(chuàng)作《無錫寄暢園》的過程,,必然也是一個在貼近自然,、深入生活的基礎上感覺和表達彼此促進、互相推動的過程,,方呈現(xiàn)出這樣一個既真切地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又傳遞出作者人文情懷與審美理想的意境。
中國藝術研究院組織的這場歷時五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意義是深遠的,,正如參展藝術家鄭光旭所言:“這種持續(xù)勃發(fā)生命力的實踐體會,相信對我們所有藝術家而言,,都是受益匪淺的,。深深扎根泥土中所生長出來的作品,才是與人民共呼吸,、有情感維系的真正現(xiàn)實主義藝術精品,,這也是作藝者的理想之所在?!?。而這些帶著人民和土地的厚重底色的作品,,必然是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
悄悄話(色粉)34×22cm-2018年-李傳真
扎尕那少婦-130×95cm-2015年-楊飛云
彈曼陀鈴的佳考(布面油畫)80×60cm-2017年-徐青峰
無錫寄暢園-39×27cm-潘纓
責任編輯:張月霞
文章來源:《畫界》2020年5月第3期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藝術 扎根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