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著力破解“兩個薄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要為政協組織開展工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選優(yōu)配強政協領導班子,,重點解決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的問題,。汪洋主席也強調,,要強化工作舉措,,破解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等問題,。黑龍江省政協在中共黑龍江省委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以改革思維,、創(chuàng)新理念、務實舉措著力破解“兩個薄弱”問題,,為新時代有效發(fā)揮市縣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夯實基礎,、增強動力、創(chuàng)造條件,,取得了良好成效,。
通過調研摸清底數、提出對策建議,,為破解“兩個薄弱”提供重要決策參考,。
“兩個薄弱”是制約市縣政協提升工作質量的瓶頸,也是影響其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短板,。中共黑龍江省委高度重視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剛閉幕,省委即責成省政協會同省委組織部,、統(tǒng)戰(zhàn)部,、編辦等部門,就市縣政協情況開展專題調研,。調研覆蓋全省13個市地和125個縣區(qū),,所有市縣黨政主要領導或聯系政協的負責同志、市縣政協班子成員均參加了座談,。通過調研,,對全省138個市縣政協的情況做到了“五清”:機構人員情況清、班子配備情況清,、干部流動情況清,、履行職責情況清、現實困難情況清,,對“薄”在哪里,、“弱”在何處摸清了底數,。在全面深入調研基礎上,省政協形成專題匯報材料,,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就破解“兩個薄弱”提出對策建議,為省委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去年12月,,省委印發(fā)《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對解決“兩個薄弱”作出規(guī)定,,將其列為省委督查事項,。實施意見提出了解決“兩個薄弱”的“硬標準”:機構人員的“硬標準”。規(guī)定市縣政協需增加的機構和人員編制,、配齊配強專委會專職干部,、縣級政協配齊秘書長等。協商履職的“硬標準”,。規(guī)定民主監(jiān)督議題占協商議題總數20%,、每年舉行2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每年安排3次以上專題協商等,。組織領導的“硬標準”,。規(guī)定黨政領導領辦重點提案、出席政協常委會會議等制度,。這些“硬標準”壓實了市縣黨委和政協黨組的主體責任,,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為破解“兩個薄弱”,、有效發(fā)揮市縣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全省各級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均兼任了同級政協黨組副書記,,各級政協機關均已列為同級黨委統(tǒng)戰(zhàn)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市縣政協增設機構59個、增加人員編制152個,;38位民主黨派駐會副主委和工商聯專職副主席兼任同級政協副秘書長,;13位市(地)政協主席均擔任了省政協常委。省市縣三級政協年度協商議題中,,民主監(jiān)督議題均占到20%,,全部落實了黨政領導領辦政協提案和出席政協常委會會議制度。
加強和改進聯系指導,,為市縣政協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增強內生動力,。
汪洋主席指出,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從地方政協看,,省級政協工作總體相對規(guī)范,市縣政協工作則不同程度存在定性模糊,、職能模糊,、責任模糊、工作方式模糊等問題,。發(fā)揮市縣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省級政協必須負起聯系指導責任。黑龍江省政協努力探索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正確把握“加強聯系指導”與“發(fā)揮主觀能動”的辯證關系,,堅持“三個注重、三個避免”,,有效激發(fā)市縣政協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內生動力,。
注重“帶動式”,避免“被動式”,。通過組織學習,、交流經驗、評比表彰等,,使市縣政協在帶動中形成互動,、在互動中增強主動,更好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省政協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均邀請市縣政協負責人和委員參加,,交流學習體會,提高思想水平,。在全省政協系統(tǒng),,每年召開一次市縣政協主席座談會,帶動協商思路進一步明確,;每年召開一次秘書長工作會議,,帶動協商機制進一步完善;每年邀請所有縣區(qū)政協主席列席省政協全會,,帶動協商熱情進一步提高,;每年組織一次“政協工作創(chuàng)新獎”評比,帶動協商形式進一步豐富,;每年由省政協和一個市級政協共同承辦一次委員培訓班,,帶動協商能力進一步提升。
注重“服務式”,,避免“指令式”,。省政協制定了《加強對市縣政協工作聯系指導的意見》,規(guī)定主席會議成員分別聯系一到兩個市級政協,主要任務是“搞好服務,、解決困難”,。這一對口聯系制度,讓市縣政協有了“直通車”,,可將困難和問題直接反映到省政協主席會議,。針對市縣政協反映學習培訓機會不多、層次不高問題,,省政協報請省委,,把市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納入省、市黨校主體班培訓計劃,。
注重“個性化”,,避免“教條化”。我們調研發(fā)現,,縣級政協在發(fā)揮委員作用方面主要有三種形式:注重委員進社區(qū),、進鄉(xiāng)鎮(zhèn);注重加強界別聯系,;注重發(fā)揮委員專長或職業(yè)優(yōu)勢,。三種形式各有所長,符合當地委員構成特點和實際需要,。對此,,省政協不搞“一刀切”,而是針對不同情況分門別類加以指導,,使之得到規(guī)范,、提高,增強了市縣政協創(chuàng)新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聚焦和強化“雙向發(fā)力”,為市縣政協有效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fā)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堅持發(fā)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fā)力。省政協認真聚焦和強化“雙向發(fā)力”,,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為市縣政協有效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條件,。
聯建協商平臺,,拓展“雙向發(fā)力”空間,。以專委會為依托搭建“3+3”界別協商平臺———貫通省市縣三級政協,界別委員,、界別群眾和相關部門三方參與,。搭建遠程協商平臺。省政協開發(fā)維護,、三級政協共用,,深受市縣政協歡迎,。搭建社區(qū)協商平臺,。按照“黨委領導、政協負責,、延長手臂,、服務群眾”原則,以反映群眾意愿,、解決群眾困難,、凝聚群眾共識為宗旨,推動在全省設立了722個政協委員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聯絡站,,把協商延伸到群眾身邊,,在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緊密銜接中,共促基層治理,。
聯合調研協商,,提高“雙向發(fā)力”質量。省政協和市縣政協均可提出二級或三級政協聯合協商的建議,,共同確定協商議題,,實行力量聯用、調研聯組,、提案聯辦,。今年省政協協商計劃的17項議題,均采取了聯合形式,。在7月圍繞新冠疫情防控就“加強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議題聯合調研協商時,,省市縣12個政協組織、150多名委員參與,,在相關市縣50多個政府部門,、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科研院所和醫(yī)療機構調研,。省政協形成了常委會專題協商的總體成果,,有關市縣政協形成了5個分項成果。
聯抓中心環(huán)節(jié),,增強“雙向發(fā)力”實效,。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政協履職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市縣政協委員分布廣,、數量多,,與基層群眾聯系密切,省政協十分重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共同抓住中心環(huán)節(jié)履職盡責,。比如,結合“書香政協”建設,,開展“三級政協深化六學”,,學習時事政策、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統(tǒng)戰(zhàn)史、政協史,。全國政協在黑龍江開展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時,,組織三級政協6000多名委員同步聽講、同受教育,,得到全國政協充分肯定,。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省政協發(fā)出“凝心聚力,、攜手抗疫”號召,,三級政協委員紛紛響應,捐款捐物1.9億元人民幣,,體現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彰顯了人民政協凝心聚力、各界人士眾志成城的強大生機活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政協 市縣 協商 縣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