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來自大山深處的“移民管家”——記貴州正安縣瑞濠街道辦事處主任吳太璽
新華社貴陽3月26日電題:來自大山深處的“移民管家”——記貴州正安縣瑞濠街道辦事處主任吳太璽
新華社記者 李驚亞,、李凡
“以前回娘家都是媽媽偷偷塞錢給我,,現(xiàn)在我有能力給她買禮物,給她零花錢了,?!?/p>
“以前我很自卑,,連問路都不敢,現(xiàn)在我很自信,,對未來充滿信心,。不僅我在改變,,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改變……”
貴州正安縣瑞濠街道移民安置點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演講比賽中,,貧困搬遷戶米莉的演講《我的蛻變》,贏得臺下搬遷戶熱烈掌聲,。
這個安置點有萬余群眾,,2019年,,戶均就業(yè)2.04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安置點努力通過網(wǎng)上招聘,、吸引人力資源公司入駐、包車送往外省務工等形式,,戶均就業(yè)也達到1.8人,。他們和米莉一樣,從最偏遠的山區(qū)搬進新區(qū),,安下心,、扎下根,生產(chǎn)生活實現(xiàn)“蛻變”,。
這一切,,離不開瑞濠街道辦主任吳太璽的艱辛付出。干部群眾說,,他像個“移民管家”,,既是“物業(yè)管理員”“家庭保姆”,又是“矛盾化解員”“就業(yè)中介”,,一頭黑發(fā)全累白了,。他卻說,走出大山是他的夢想,,快退休的年紀,,還能做這么件有價值的事,感覺“值了”,!
手機成了“物業(yè)熱線”,,用耐心、細心為“家人”安家
吳太璽是2018年3月開始擔任正安縣移民服務中心主任的,,那年他50歲,。2019年3月,正安縣在移民服務中心基礎上,,成立貴州省第一個專門的易地扶貧搬遷辦事處——瑞濠街道辦事處,,吳太璽任主任。干移民工作之前,,吳太璽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27年,,在縣機關工作3年。
正安縣地處武陵山區(qū)深處,,是貴州偏遠貧困的一個縣,。為了響應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的號召,實現(xiàn)整體脫貧,,2018年6月以來,,全縣20個鄉(xiāng)鎮(zhèn)的1.6萬余名貧困人口陸續(xù)搬進瑞濠街道移民安置點,。以前這里是荒地,如今一排排嶄新的樓房,,周圍配套有醫(yī)院,、幼兒園、小學,、農(nóng)貿(mào)市場等,,是全縣城最漂亮、設施最完備的社區(qū),。
他帶著干部挨家挨戶跑,,每一個家庭致貧原因是什么,收入來源是什么,,他都摸得一清二楚,;群眾來服務中心辦事,他會主動上前搭話,,問老人生活適不適應,,問年輕人找到工作沒有,孩子轉(zhuǎn)學順不順利……最后,,他總會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和一句“有困難隨時找我”,。
開始,城市生活對于很多搬遷戶還很不適應,,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不會開家里防盜鎖,不會用網(wǎng)絡電視,,有的連冰箱,、拖把都不會用。碰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是找吳太璽,,而他總是事無巨細,耐心幫助,。
59歲的搬遷戶王廷貴和老伴在家打掃衛(wèi)生,,不小心把房門的反鎖扣擰上了,倆人打不開門慌了神,,打電話找到吳太璽,。吳太璽上門教王廷貴開鎖,得知他輕微殘疾,,兩個兒子患侏儒癥,,又介紹他在社區(qū)做保安,加上低保等補助年收入3萬元?!鞍岬娇h城舉目無親,這個主任待群眾和藹可親,,讓我心里一下子有了依靠,。”王廷貴說,。
“如果是我的父母從農(nóng)村來到城里,,他們也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把群眾當親人看待,,才會用耐心,、細心和愛心做好工作?!眳翘t經(jīng)常這樣說,。那段時間,他的手機成了“物業(yè)熱線”,,他帶領干部疏通住戶下水道300多次,,幫忙找家800多次,幫助開水電開關500多次,,接受住戶電話咨詢4萬多次,。
最忙的時候,一晚上接到十幾個群眾電話,。為了能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盡快解決群眾難題,吳太璽晚上睡辦公室沙發(fā),。他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不能睡軟床,每次要用水杯墊高腰椎半小時才能勉強入睡,,早上醒來左腳又麻又疼,,他的辦公桌上總是放著醫(yī)生開的止痛藥水。
吳太璽出門總是挎?zhèn)€公文包,,里面裝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文件,,在縣里開會遇到好的項目,就可以及時爭取,。安置點醫(yī)院的住院部面積小,,群眾就醫(yī)不方便,他找縣里爭取到500萬元的項目,,把住院部擴建了800平方米,。有人提醒他,干多錯多,,他卻說:“這是我的家,,誰不想把自己家完善好,。”
瑞濠街道新龍孔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鮮勁松評價吳太璽:“他都那么大年紀了,,工作還特別有激情,,再不想干事的人跟著他,都想干事,,是我們干部的榜樣,!”
移民新區(qū)的“家庭保姆”,及時化解矛盾讓家更“穩(wěn)”
瑞濠集中著全縣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矛盾問題特別多,需要吳太璽一一應對化解,。安置點有939個殘疾人,、317個留守兒童、2800個老年人和99個大病患者,,特殊群體比全縣任何一個鄉(xiāng)鎮(zhèn)都多,,他都牽掛在心。
搬遷戶郭建平在車禍中受傷,,胸部以下失去知覺,,一家六口的重擔全部壓在妻子吳太芬身上,不堪重負的她一度想離開這個家庭,。
吳太璽找吳太芬談心:“車禍雖然不幸,,但你的家還是完整的,公公婆婆待你像女兒,,兩個孩子需要母親,,遇到再大的困難有政府,你不能離開,?!惫ㄆ诫m癱瘓在床,但雙手可以活動,,吳太璽介紹他給服裝廠的婚紗串飾品珠子,,一個月計件收入近千元,吳太芬賣衣服月收入2000元,,吳太璽為他家申請了低保,、殘疾人補貼,全家的生計有了保障,。
吳太芬性格內(nèi)向,,心情好時話多,思想負擔重時就話少?!拔也煅杂^色,,猜她的心思,每次都猜得八九不離十,,常給她打打氣,,這個家庭就穩(wěn)定了?!眳翘t說,。他干脆認了吳太芬做妹妹,,經(jīng)常上門噓寒問暖,。
16歲的“小移民”李清萍幼年母親去世,父親常年在外面打工,,她從小由奶奶帶大,。奶奶改嫁后,李清萍來正安縣職校讀書,,平時在瑞濠一個人生活,。社區(qū)義工來家訪,看到李清萍在紙上畫了一個蛋糕,,猜測小姑娘快過生日了,,吳太璽得知后,偷偷把李清萍的奶奶從中觀鎮(zhèn)紅光村接過來,,自掏腰包給李清萍過生日,。
“我上完晚自習回家一打開燈,他們就唱著生日歌,,捧著大蛋糕和一個洋娃娃,,從屋里走了出來,我奶奶竟然也在,?!被貞浧鹉峭淼那榫埃钋迤己芗?。
過去在老家,,過生日時奶奶會給她煮一碗長壽面。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戴“皇冠”,、過生日吃蛋糕,。蛋糕真甜,可她和奶奶都哭了,。吳太璽也紅了眼眶,,對清萍奶奶說:“您放心,我會照顧好清萍?!焙髞?,吳太璽專程去學校找校長,聽說李清萍看見垃圾會撿起來,,還主動打掃教室衛(wèi)生,,變得很有正能量,他比自己孩子受到表揚還高興,。
移民社區(qū)里事情又多又雜,,但干部人數(shù)很有限,吳太璽在搬遷黨員,、退休黨員,、機關黨員中選取357名苑長、樓長和黨群連心戶長,,每個連心戶長聯(lián)系12戶群眾,,還引進250名義工、社工和黨員志愿者,,形成網(wǎng)格化自治組織,,有什么情況他可以第一時間掌握。
工作遇到群眾不理解是常事,,群眾說的話再不中聽,、自己再受委屈,他都盡量忍讓,。一次,,一個搬遷戶醉酒后來服務中心鬧,說分的安置房面積小,,一家人不夠住,,社區(qū)干部耐心解釋政策,搬遷戶卻對干部破口大罵,,罵的話很難聽,。“當時我的眼淚都出來了,,也曾猶豫要不要堅持下去,,但既然選擇了這項工作,就要干好,、干完,。”吳太璽說,。
想方設法幫助安排工作,,“就業(yè)中介”讓群眾“富家”
32歲的搬遷戶米莉天生右眼斜視,,自卑的她總是用厚厚的劉海遮住右臉。2011年嫁到正安縣小雅鎮(zhèn)木橋村后,,她一度很絕望:住在山里像是與世隔絕,,沒有工作,沒有朋友,,沒有社交,。更令米莉難受的是,受她負面情緒影響,,兩個女兒性格也很內(nèi)向,。
2018年,米莉一家老小六人在瑞濠分到120平方米的新房,,去移民服務中心辦事的時候,,她結(jié)識了吳太璽。沒過幾天,,米莉接到吳太璽的電話,,推薦她去正安縣黔靈女技能培訓學校做資料專員和招聘專員,,并推薦她參加社區(qū)的月嫂培訓,。“光搬到城市還不夠,,要想今后生活好,,你一定要工作?!眳翘t說,。
在吳太璽的鼓勵下,從未上過班的米莉克服羞怯,,大膽邁向了社會,,平時在培訓學校上班,空閑時間做月嫂,。米莉的丈夫白天上工地打工,,晚上在社區(qū)巡邏。生活越來越好,,從事業(yè)中也獲得自信,,米莉把頭發(fā)扎起來,露出清秀的臉龐,,變得開朗愛笑,。“女兒在這里見識多了,,自信心也回來了,,我給報了舞蹈班,,希望她像媽媽一樣變得優(yōu)雅美麗?!?/p>
搬出來只是第一步,,要讓搬遷戶安心在城市“扎根”,必須靠就業(yè),。瑞濠安置點建立了勞動力數(shù)據(jù)庫和就業(yè)需求清單,,圍繞技能、持家等培訓4480人次,,提供部分公益性服務崗位,,旁邊的工業(yè)園區(qū)招工也優(yōu)先解決搬遷群眾,但仍有部分群體難以就業(yè),。
在吳太璽手機里,,存著全縣大大小小幾十個公司負責人的電話。物管公司,、拖把廠,、茶廠,哪怕給服裝廠串珠子,、給喪葬廠糊紙,,只要雙手能活動,他都想辦法給找工作,?!安蝗患依餂]有收入來源,肯定要出大問題,?!眳翘t說。
正安縣黔靈女技能培訓學校校長李琳還記得和他“跑業(yè)務”的情形,。那是2018年,,吳太璽聽說有劇組在縣里拍電視劇,需要大量群眾演員,,大雨天喊她一起到片場找導演,。“他和導演談了兩個多小時,,問得特別細,,需要哪種角色、該怎么演,、報酬怎么結(jié),,還討價還價,把報酬從每天50元談到70元,?!弊罱K,,劇組來拍攝3個多月時間,一天最多解決了安置點200多人臨時用工,。
“吳主任當過鄉(xiāng)鎮(zhèn)教師,,學生多,人脈廣,,每當?shù)玫侥睦锊刹?、采花需要大量用工的消息,他都特別高興,,叫我趕緊組織群眾去做,,他還開車送搬遷戶去茶廠面試?!崩盍照f,,“為了搬遷群眾有份收入,他想盡辦法,,付出很多,。”
貴州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規(guī)模最大的省,。2019年,,瑞濠街道移民安置點實現(xiàn)每戶至少一人就業(yè),戶均就業(yè)2.04人,,遠高于貴州省平均水平,,2019年4月被貴州省政府評為易地扶貧搬遷示范點,。
采訪結(jié)束前,,記者提出去吳太璽老家正安縣流渡鎮(zhèn)百花村看看。海拔1350米的苦寒之地,,過去住著幾十戶人家,,后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外出務工等方式紛紛搬走了,。吳太璽是正科級干部,,是這里走出去最大的“官”,按規(guī)定,,國家公職人員直系親屬不能享受搬遷政策,,現(xiàn)在,這里只剩下三戶人家,,他的老母親住著最簡陋的木房,。
坐在這間沒有一件像樣家具的老屋里,記者問吳太璽:“你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幾十年,,原本可以在縣城清閑幾年退休,,你卻選擇做繁重的移民工作,,究竟圖什么?”
“我從小生活在大山里,,深知山里人的苦,,我喜歡這份工作,不僅因為黨性,、責任,,還因為幫助更多人走出大山,始終是我的夢想,?!彼f。(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吳太 太璽 瑞濠 正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