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平遙古城“疫后”搶時間重塑“地下經(jīng)絡”
中新網(wǎng)平遙3月24日電 (記者 李新鎖)平遙古城開放在即,長期遭受內澇,、供水不足、地下管網(wǎng)老化等影響的古城在24日加速推進基礎設施提升改造,,以期“疫后”重塑古城“地下經(jīng)絡”,,提升古城內涵,改善居民,、游客生活體驗,。
24日下午,平遙古城景區(qū)管理有限公司發(fā)布公告稱,,景區(qū)于3月25日起恢復營業(yè),,“游客需線上實名制預約門票,在接受測溫,、消毒,、登記信息等步驟后方可進入景區(qū)”。
走在古城外圍,,往來穿梭的居民有條不紊,,遛彎、買菜,、曬太陽,,日子一如之前的模樣。城墻沿線,,冒出新芽的楊柳隨風搖擺,,一簇一簇的桃花、杏花落英繽紛,,斑駁城墻和滿眼春色相映成趣,。
當天,在平遙古城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雙百日”會戰(zhàn)動員大會上,,平遙縣縣長石勇鼓勵建設者“全力加快項目建設,,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耽誤的工期趕回來”,。
長期以來,,平遙古城地下管道管網(wǎng)錯綜復雜,,存在老化,、破損等隱患,古城內電力負荷不足、雨污不分,,很多地方至今使用旱廁,,居民、游客生活體驗欠佳,。
在“平遙古城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一處工地上,,施工人員佩戴口罩、有條不紊地操作打樁,。
現(xiàn)場負責人慕文斌介紹,,此次改造意在保護文物、歷史建筑,,改善居民,、游客出行體驗?!笆┕し綄⒉扇〈驑斗雷o,、供應水電等措施,確保古城文物安全,,確保游客不受影響”,。
據(jù)介紹,上述項目采用PPP模式,,啟動以來,,先后對古城四大街、121條小街巷,、6600多戶居民,、19處“國保”以及101處省,、縣級文保單位詳細摸底,,對沿街30公里地下管線深入調查,對上世紀70年代古城地形圖進行校驗,。
山西六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后,“古城內實行雨污分流,,可徹底根除古城內雨污災害,;為居民旱廁改水沖廁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電力擴容改造,,徹底解決居民冬季‘煤改電’取暖短板;供水擴容改造,,改變古城內消防水源供應不足,、水壓過低現(xiàn)狀,消除安全隱患,保證消防安全”,。(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古城 平遙 重塑 地下經(jīng)絡 居民